蘋論:習近平帶頭令一國兩制走樣變形? - 盧峯

蘋論:
習近平帶頭令一國兩制走樣變形? - 盧峯

20年前的6月30日、7月1日那兩天之間變化之大委實有點恍如隔世的味道,6月30日香港還是萬千寵愛的國際焦點,各方呵護備至唯恐不周;到7月1日後變成中國治下的特別行政區,在北京眼中香港已成囊中物,其他國家、其他人不能置喙。幾天前北京連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的英國也翻臉不認,叫她別多管閒事。
20年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同樣在6月30日與7月1日兩天之間大玩變臉之術,前一天還放軟身段和顏悅色的說港人要信自己,信香港,信國家,一派打氣鼓勵的姿態;到七一為新一屆特區政府監誓後卻惡瞪瞪的說,不容許挑戰中央權力和《基本法》權威,不允許危害國家主權安全,強調一國是根,一國是本。習近平還明示香港要完善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的制度,意指香港需要盡快為23條立法。七一的高高在上肆意指使跟6月30日的有商有量活脫脫是兩個樣子,兩副嘴臉。
不過,最令人不安及憤怒的還不是習近平的變臉大法,而是他對一國兩制方針的扭曲改動,是他對一國兩制方針的「二度創作」。香港回歸中國是鐵一般的事實,絕大多數市民已經接受這個轉變。但是,從中英聯合聲明到《基本法》說的一國兩制絕不是「我尊你卑」的安排,而是有清晰權限分界的憲法體制。北京中央政府主管的是國防、外交方面的權力,香港則自行管理其他事務,雙方的權力分界本來清楚易明。

為中聯辦插手港事務撐腰

過去20年來,香港市民從來沒有挑戰中央政府在國防、外交上的專屬權力,沒有對駐港解放軍的事務說三道四,香港的涉外事務包括經濟、貿易上都在北京的主導下進行,沒有任何逾越,全面接受中國外交官員、在國際社會代表香港的權力。若果習近平說不容許挑戰中央權力說的是國防、外交方面的權力,那很容易辦,因為港人從97年開始就沒有質疑過北京在這兩方面的權力。
問題是過去20年來北京不滿足於把權力自限在國防、外交上,而是不斷把干預之手伸進香港,是要不斷擴大在香港內部事務的主導能力,肆意介入香港各級選舉,影響香港的政治版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近幾年在梁振英主導獻媚、主動放棄香港的高度自治權下,北京干預之手伸的更遠,中聯辦儼然是香港第二管治團隊,不僅繼續無所不用其極干擾各級選舉,還介入政府的實際管治,包括要官員匯報請示,替政府在立法會拉票,要建制派議員、政黨跟指示辦事等。
這種嚴重破壞一國兩制,肆意損害香港高度自治的做法本該受到譴責批評,本該由中央政府高層特別是身為國家主席的習近平檢討糾正。可習近平卻高調的在新一屆政府上任時大談不能挑戰中央的權力,大談甚麼權力底線不能觸碰,等同為中聯辦及其他駐港機構介入香港事務開綠燈,等同要求特區政府接受中央駐港機構干涉、干擾香港自治範圍內的事務。
這樣下來,中聯辦干政只會變本加厲,中聯辦官員肯定更肆無忌憚的對香港內部事務指指點點,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怎能不因此而面目全非?習近平所謂一國兩制不走樣不變形不是自打嘴巴嗎?

林鄭須打破政治特權壟斷

其實,香港要真正走出梁振英年代的困局,要改善撕裂與分化,關鍵始終在於讓港人自行處理、排解內部的分歧與矛盾,讓不同聲音、政見團體可以透過公平公開的機制爭取市民支持,再以此作為施政的方針與重點。簡而言之,政制民主化及打破政治特權壟斷是扭轉困局唯一有效的方法。
而若果未來五年政制原地踏步,市民看不到任何改進的可能性,那不管林鄭月娥如何盡力擺出開放、溝通的姿態也不管用,因為這樣的對話改變不了多數人支持的政團在議會淪為少數派的荒誕局面,也改變不了多數市民無法影響政府施政的困局,令內耗空轉變成香港的宿命,在未來五年繼續拖着我們的後腿。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