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七月一日香港回歸前一天,香港划艇隊總教練白勵(Chris Perry)應邀上了英國皇家遊輪出席回歸酒會,自1986年從英國來港任職,一來就31年,娶了前香港划艇一姐何劍暉,早以香港為家,回歸20年,他認為香港體育有進步,但部份政策仍落後大國,是時候正視。
Chris還記得當初到城門河,撲鼻而來一陣陣的臭味,事隔多年,河水瘀塞問題早已解決,進步了,還有香港體育,Chris說:「回歸前,不單止香港市民不關心體育,就算是銀禧體育中心(即現在的體院)也很『業餘』,每逢大賽,大家最關心如何在開幕禮醒目地繞場一周多於比賽成績。」
97回歸時,體院旗下的「精英體育項目」有12個,現在有32個,包括A級19個、B級13個,體院運動員近十年由650增至1200人,全職由180增至330人,Chris認為體院有些政?未能與時並進,例如「精英項目」越來越多,體院的計分法仍沿用one-size-fits-all的通則(計每個項目兩個成人及兩個青少年成績),過於簡單,Chris說:「不同運動各有特點,英國那邊多達60項準則去評估每一項目。」
Chris亦認為甲級精英運動員的待遇很合理(見附表),其資助亦長達四年,但乙級以下的運動員資助,兩年為一周期,一不達標就降級,Chris認為這些運動員是日後晉升精英的人才,期限過短,容易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