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廿年】為何不讓座亦是罪名?

【回歸廿年】為何不讓座亦是罪名?

相信不同年代的香港人,都學過「敬老」這個價值觀。即使不是直接提醒你「扶阿婆過馬路」,也一定讀過「孔融讓梨」的故事。自從關愛座出現,讓座由美德變成規則,「廢青」與「廢老」兩陣營各不相讓。我們找來在社交平台上自稱「關愛座獵人」的青年,以及飾演潑辣家婆的演員黃文慧(Bonnie姐)談談關愛座和世代之爭。

記者:鄺頌婷 攝影:陳海威、張柏基 
剪接:魏利民 美術:希彤

收藏六、七十年代舊課本的劉智聰(阿聰)說,從幼稚園到小學,各科都會滲入敬老元素。「不同年代真的沒怎麼變。」翻查二千年後出版的常識課本,敬老元素依舊,孔融仍會登場(雖然近來有人指孔融虛偽,有強加僵化禮教在孩子身上之嫌)。但正如阿聰所說,課本只是人生說明書,投射了小孩最理想的模樣。「離開課室之後,如何實踐才是真實的。」

現實是,港鐵及九巴分別在2009及2011年,設立「優先座」與「關愛座」。為免因佔用有需要人士坐位或不讓座予老人,被拍照放到網絡上公審,年輕人不敢隨便坐下。26歲,不願公開真名的「廢青KOL」,便曾在車廂中發現離奇畫面:「人很多,只是關愛座兩個座位空出來了。」去年加入網上群組「關愛座獵人」的他,專門「狩獵」關愛座,一見關愛空置就坐下並拍照上傳,「我想令其他坐關愛座的年輕朋友,減低心理壓力。如果我見到有需要人士,都會立刻讓給他們。」

在銀幕上演活無數潑辣家婆的Bonnie姐,今年67歲,不認老的她叮囑老友記,千萬別當關愛座是自己的專利。「對方比我年輕,但面露疲態,可能他感冒了,老人家如我也可以讓座的。」不過近來網絡出現不少群組專頁,用黑色幽默嘲諷長者,例如當中最多人讚好的「老友memes」,諷長者恃老賣老、享受乘車優惠,還有老人家被半哄帶騙去投票等,Bonnie姐會如何回應?

其實老人家也曾年輕過,甚至也被上一輩看扁過為「廢青」。Bonnie姐坦言,年輕時拍攝武打場面,遇過前輩喝罵而忿忿不平:「前輩會說『唔好咁樣跳呀,打得就得㗎喇?十個都唔夠你死呀! 』可能道理是對的,但他一時情急,用錯語氣。」「每個人要走的路也不同,所以不用教導(別人),你讓他自己走啦。」

【舊課本專題報導】:

【回歸廿年】高分=愛國? 小學國教題目有幾深?
http://bit.ly/2u1ilRG

【回歸廿年】考起議員:文革期間,_______組成紅衛兵到處破壞?
http://bit.ly/2tnX6LJ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