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鼓勵會員「帶導彈嚟」員工可獲超特佣

DR鼓勵會員「帶導彈嚟」
員工可獲超特佣

【DR誤殺案】
【本報訊】DR醫學美容集團涉於2012年疏忽導致女顧客一死兩傷殘,案件昨在高等法院續審。控方宣讀多份DR內部通告,提及推銷涉事療程時需確保客人不是「癲、野蠻或盲塞」,以免那些麻煩客人要退款變白做。通告顯示分店間有營業額競賽,又指示經理每日教導下屬搵錢和做人的道理。但辯方指通告註明「千萬不要做傷客人」和「唔好吹得太犀利」,顯示管理層非常關注客人安全。
記者:勞東來 楊思雅

前DR資源增值經理鍾慧瑩昨出庭作供,她確認公司於2012年2月發通告介紹涉案的CIK療程,內容指公司是全港首家提供該療程,不會賣廣告,分店海報也不會面向街道,員工應只向熟客推銷。3月初有通告指營業額「第一名是CWB(銅鑼灣分店),截至6時已賣咗20萬,可得獎金400元」,並指CIK療程前景很可觀。控方問是否有銷售CIK療程的競賽,鍾指是比較總業績。

確認客人「唔係癲」免惹投訴

控方又宣讀一些鼓勵推銷的通告,內容指示經理「每日都同員工傾吓出嚟打工、搵錢、做人嘅道理」,又謂希望用優惠計劃「鼓勵會員帶導彈嚟」,鍾指即是鼓勵會員推薦大客。前DR美容顧問梁淑宜供稱,她任職DR期間試過月賺5萬元,聽聞有同事可月賺10萬元。她指CIK療程佣金較平均高,約為數千元,一次過售出三次療程可獲1.2萬元「超特佣」。
首被告、DR老闆周向榮的代表律師向梁出示一些通告,提及CIK療程在日本、台灣和國內流行,但療效未必可從外表看得出,亦難以保證有何副作用。通告叮囑員工「唔好吹得太犀利」,及不可聲稱用來醫病或治癌,辯方指這顯示DR不鼓勵過度推銷,梁表示同意。辯方續指通告註明「千萬不要做傷客人」,反映管理層非常關注客人安全,梁亦同意。
控方則提及「唔好吹得太犀利」的通告,同時亦提醒員工只向熟客推銷,確認客人「唔係癲、唔係野蠻、唔係盲塞」。梁認為可能公司怕麻煩、驚投訴。控方亦問梁,DR強調「不要做傷客人」有何用意,梁指應是避免客人投訴或退款。
有些通告的署名為「DR」,梁指應該代表周向榮,員工有時會以Doctor(醫生)稱呼周。辯方則指DR其實是集團商標,梁說不知道具體字義,只是猜測DR等於周。辯方又宣讀死者陳宛琳簽署的感謝信,她曾兩度接受CIK療程,信中指首次療程後「抵抗力好咗、精神好咗」。梁稱沒有見過,但講解員工收到感謝信可獲數百至一千元獎勵。案件周一續審。
案件編號:HCCC437/15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