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陰性乳癌,即兩種女性荷爾蒙受體:雌激素和黃體素及HER2因子都呈陰性。100個乳癌,大概12個屬這一類型。現今乳癌治療趨向是綜合治療,藥物治療不可少,主要是針對游離癌細胞,減低復發機會。第二個趨向就是個人化治療,即針對腫瘤特性來用藥。可惜三陰性的乳癌,不適合採用荷爾蒙治療,亦不適合用抗HER2藥物,只能依靠傳統化療。
最傳統的化療,在70年代,只有CMF,80年代有FAC,到了90年代,有紫杉醇Taxane的出現,大大提高了化療的效用。TC效果比AC好,到了今天,醫學上的討論,就是A(anthracycline)還需要用嗎?雖然未有定論,但有研究顯示,6個療程TC,可能相等4AC+4T的效果。問題當然不是那麼簡單,亦不等於解決所有三陰性乳癌控制的問題。讀者還是要請教主診醫生,對自己的病情要採用哪種方案。
以往化療多是術後才進行,現在確診乳癌的時候,通常都會在抽取的組織,進行免疫組測試,去斷定乳癌的生物特性。若第二期的三陰性乳癌,不少會採用術前化療,讓我們知道化療對腫瘤的消滅能力。有些腫瘤,經過幾次化療,在我們眼前消失,摸不到,影像檢查看不到,連手術切除的病灶,在顯微鏡下也找不到,醫學上稱為「完全病理響應」(CPR. complete pathological response)。
但是,如果化療之後,手術切除的標本,腫瘤仍然有殘餘細胞存在,那就表示化療未能消滅所有癌細胞。原發地的乳房,可以用手術清除,但若身體血液循環中還有游離細胞,未能消滅,就有機會復發。
術前化療,的確讓醫生知道哪一個癌症有復發可能,但又應該怎樣處理呢?最近日本京都大學,發表了研究報告,化療後的三陰性乳癌,若還有殘餘癌症,進行手術後再加6至8個療程的口服化療藥Capecitabine,可以有效增加無病率及存活率 。
回想以往醫治過的三陰性乳癌,效果有好有壞,皆因未能找出當中的特性種類,未能針對下藥。日本的研究雖然未在這方面有突破,但亦為三陰性乳癌患者帶來新希望。
香港乳癌基金會網址: http://www.hkbcf.org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張淑儀醫生 香港乳癌基金會創會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