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會計師繼續有開工無收工!會計師公會調查發現,在旺季(Peak season)有高達80%受訪會員需每星期工作50小時以上,以五天工作制計,即每日上班10小時以上。公會行政總裁丁偉銓分析,工時長以「趕出」業績的首季度最嚴重,但增聘人手非解決良方,籲利用人工智能增效率。
記者:黃翹恩
會計師公會於去年11至12月進行會員調查。結果顯示,非旺季時,53%會計師平均每星期須工作50小時或以上,較去年3月進行的同類調查增10個百分點。在旺季時最忙碌工作周,工作逾50小時者高達八成(上次調查為72%)、工作逾70小時者亦由上次調查的17%,升至26%。
非牟利機構工時較短
工時在不同機構情況相差頗大。服務上市公司客戶的會計師事務所,有78%每星期工作50小時或以上、有66%事務所工作逾70小時。若僱主為非牟利機構,不足一半(49%)會計師須每周工作50小時以上,工作70小時更低至12%。
會計師公會總裁丁偉銓指,香港大部份公司與內地有業務關連,兩地年結遂看齊於12月、並須在3月前公佈業績,加上農曆年長假期,審計時間極為緊絀,亦令大部份工作積壓在首季度。公會曾向內地當局反映彈性年結做法,但不傾向開綠燈。
丁又指,回覆者以年資較淺、職級較低者佔多,未能評論工時長是否全行惡化。回覆調查的3,748名(即9%)會員中,66%為45歲以下。以僱主及職級區分的話,23%來自會計師事務所,當中近六成為經理或以下職級。另有77%回覆來自私營、非牟利機構,當中74%為區域經理或以下職級。
公會不建議增聘員工
對受僱於事務所的受訪者而言,最能解決工時長的做法是增聘員工,但丁偉銓提醒「空降多啲人入Team,仲要花時間教」,亦難以突增人手。公會建議行業增加應用科技,亦可利用人工智能協助分析異常情況。薪酬待遇方面,49%回覆者年薪逾60萬元,獲加薪、花紅者亦分別有84%及79%,比例均高於上次調查。
另外,CEPA昨簽訂新協議,提到鼓勵中港會計師到當地執業及擔任事務所合夥人,但香港會計師在內地開設事務所,仍受制於內地合夥人須佔51%的規定。丁偉銓盼盡快放鬆限制。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