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新援基拔(Dom)上周處子戰對永倫,立即大殺四方,取得27分、18個籃板、五次偷球和兩次封阻的全能數據,平地一聲雷成為球迷寵兒。數據背後,這位21歲的神秘武器,其實蘊藏着一顆堅毅不懈的籃球心。記者:洪量丰 攝影:王子俊
六月中才到港,Dom未夠一周已為南華披甲,且表現搶鏡,但他自言仍未習慣時差,睡眠大受影響。雖然生理時鐘尚未調整得宜,不過他對香港毫不陌生:「我爸爸是澳洲人,媽媽是克羅地亞人,我在香港出生,四歲才遷居澳洲悉尼。」
為了一個籃球夢,Dom在17歲便到美國讀書受訓,其後負笈加拿大的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再遠赴母親家鄉克羅地亞,展開職業籃球生涯。對他來說,闖蕩異地早是平常事,最重要的是內心夠堅強:「17歲開始我便經歷如過山車般的高低起跌,不少人或會放棄,但我堅持下去,深信努力終有回報。」Dom告別歐洲,重回香港就是永不停步的力證:「歐洲籃壇正值休季,人們大多在放鬆,但我不希望停下來,故選擇來港繼續練習,體驗不同的籃球風格。」
最愛搶板dirty work
對永倫一役,Dom全場賣力奔走,跑跑跳跳,身高1米98的他在對手禁區力壓賀斯福等球員,摘下10個進攻籃板,為球隊換來二次進攻機會。有人認為,爭搶籃板是髒活,但他說在芸芸數據中,籃板最能反映出其努力的成果:「每一位球員皆能射球得分,進攻籃板卻是事在人為的額外努力。射球後我大可站在底角等待,但我喜歡殺入籃底搶板的感覺,一來可以提早入局,二來贏得籃板亦能幫助球隊。」
港籃節奏比歐洲更快
Dom籃球生涯走遍各洲,論及香港籃壇與其他地方的異同時,他直指:「歐洲進攻多打陣地戰,一場比賽奪得60多分已是不錯;香港節奏明顯較快,上仗便有超過90分。」在節奏以外,他也感覺香港球證判罰尺度比歐洲寬鬆:「歐洲球證比較嚴厲,香港球證則容許有限度的身體接觸,如拉人等,其實我以往在美加已經習慣這種體力化的打法。」
雖然首仗一鳴驚人助球隊戰勝宿敵,但Dom未敢邀功,自嘲因有七次失誤而差點錄得「另類三雙」之餘,也大讚隊友:「例如阿庭(羅意庭)曾在中國打球,是一個出色的組織者;替補球員如陳張敏等也貢獻良多。之後的比賽我會專注於四號位上,為球隊奉獻更多活力。」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