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稱沒想過有人用CIK美容 「DR死者是最災難病例」

醫生稱沒想過有人用CIK美容 
「DR死者是最災難病例」

【本報訊】DR醫學美容集團涉於2012年推銷實驗療程,致一死兩傷殘,案件昨在高院續審。負責治療死者的醫生供稱,死者血液罕有地感染大量細菌,「這是我人生見過最災難性病例」,他和協助治療的微生物學權威袁國勇均未遇過。他又指涉案療程可用於治癌,但不應用於正常人,「我從未想像過任何人會用來做美容」。
記者:勞東來

被告麥允齡

在2012年10月3日,3名事主進行CIK療程,注射培植過的血液製品,翌日相繼入院,入住深切治療部。律敦治醫院高級醫生廖維滔治療事主黃鳳群和死者陳宛琳,廖昨供稱死者發生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血液無法到達肢體末端,全身呈灰色及手腳冰冷發黑,病情嚴重。抽血種菌測試顯示,死者血液感染非常大量膿腫分枝桿菌。
廖指身體不同部位可感染桿菌,血液感染是最致命,未見過發生在正常人身上,又指死者「是我人生見過最災難性病例」。廖指種菌測試正常需時兩周,快者7至10日,但死者樣本於10月6日便有結果,前所未聞地只用了34小時。袁國勇教授亦到醫院協助診治,廖指袁也未見過如死者般嚴重病例。

指療程用於治癌 須嚴格監控

事主黃鳳群入院後有DR職員到醫院,告訴廖指黃曾做美容療程,並提供經手療程的第三被告麥允齡電話號碼,廖遂致電查詢。據廖於同年12月的口供,麥指死者是第二次接受CIK療程注射,第一次沒事,她按廣州標準程序做療程。麥將廖轉介給實驗培育細菌主管Billy,Billy在電話中自稱負責培植細菌,過程沒不妥,他亦有種菌。控方早前提及任職技術員的次被告陳冠忠亦叫Billy。
廖昨指CIK療程可用於治癌,但須在嚴格監控的研究實驗室,而非業餘實驗室進行,療程也不應用於正常人,「我從未想像過任何人會用來做美容,從未聽過」。他亦指輸注任何血液製品都可能有不良反應。辯方盤問廖,Billy說法是否代表種菌結果是沒細菌,廖不同意,因不肯定Billy有否能力發現任何不妥。辯方又指Billy沒用過種菌一詞,廖說不記得具體字眼,但Billy意思是曾用某方法偵測細菌。
另一名在急症室診治死者的醫生陳幼吾供稱,死者送院時危急程度被界定為第二級,僅次於沒心跳急須搶救的最高級病人。當時死者仍有意識,但發高燒達40.3℃,急救後仍有性命危險。聆訊今續。
案件編號:HCCC437/15

醫生廖維滔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