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繃緊 痹痛蔓延長期低頭 DSE生患混合神經痛停學

肌肉繃緊 痹痛蔓延
長期低頭 DSE生患混合神經痛停學

【本報訊】身體的痛楚很多時只有自己才理解,要尋找疼痛源頭並非易事,常見因肌肉繃緊引起的痛症,可由肩頸蔓延至上肢麻痹及頭痛,醫生指出曾有中學生為應付中學文憑試,經常低頭溫習,又因考試減少運動,加上心情緊張,長期肌肉繃緊致上肢麻痹,更導致頭痛及眼痛等,一度懷疑腦血管問題或情緒病所致,多番求醫仍未能找出痛症原因,疼痛3年才確診為混合神經痛症,惟已因強烈痛楚停學3年。
記者:伍雅謙

香港疼痛學會主席兼麻醉科專科醫生李靜芬表示,最常見由頸肩膊痛引致的嚴重痛症,多因頸肩肌肉繃緊引發腰椎問題、頭痛及上肢手麻痹,若經常使用平板電腦及手機,會過度勞損頸部兩側及前方肌肉,令身體肋骨傾前,引致肌肉長期繃緊及筋膜發炎。患者初時只有頸肩背的大肌肉繃緊,繼而繃緊蔓延至細小肌肉,若加上肌肉長期不夠休息,無法排走身體的乳酸或化學物質,減少血液流向深層肌肉,深層的細小肌肉便會趨向纖維化,並夾着頸椎或周邊神經,出現混合性神經痛。

感針拮麻痹 傍晚較嚴重

混合神經痛症現時甚為普遍,惟要正確斷症並不容易。李指,醫生一般會要求患者先填寫問卷,以了解屬何種痛症,包括肌肉疼痛多為痠痛、倦痛及隱隱作痛等。肌肉筋膜撕裂則會是閃痛,痛楚較為尖銳。有針拮、麻痹、閃電或溫度轉變的感覺,只要有兩種以上已歸納為神經痛。至於混合性神經痛症患者,身體活動時除有肌肉及筋膜性疼痛外,也會加入麻痹或針拮等,特別是下午黃昏時分,肌肉開始疲勞,症狀會較為嚴重,但睡醒或沖熱水澡後痛楚便會減輕。
李稱,曾有19歲成績優異的男學生,3年前為準備中學文憑試,晚上常低頭溫習,其後頸肩開始繃緊,以往他亦會游水,但為應付公開試而減少運動,加上有考試壓力,令頸肩肌肉越見繃緊,連頸椎深層肌肉也被拉扯,引發頸椎引致的頭痛及眼痛,手臂亦有麻痛。他忍受痛楚達3年,其間服食了不少止痛藥,也曾求診腦科及接受磁力共振檢查,已排除是腦血管問題,亦曾照X光證實沒有骨刺或椎間盤退化問題,又一度懷疑因情緒病引致痛楚而向精神科求診,但症狀始終未能紓緩,更因痛楚劇烈而停學3年。

李靜芬醫生(左)指實時動態超聲波可分析患者肌肉及筋腱情況。

暖敷排乳酸 復康運動紓緩

這名男學生近期才透過實時動態超聲波檢查,分析肌肉及筋腱情況,終確診為混合性神經痛症,因肌肉長期繃緊致肌肉纖維化,導致頭痛及眼痛,亦由於不懂控制肌肉,平日只使用外層肌肉,控制頸椎及胸椎細小關節的肌肉卻「瞓咗覺好耐」。建議他服用放鬆肌肉的藥物及神經痛藥物,並沖熱水澡、進行暖敷及帶氧運動,增加身體血液運動,以排走之前積聚的乳酸,再慢慢進行復康運動,3至4個月後症狀有紓緩,雖然目前仍未完全康復,惟預計今年9月可重新入學。
李指,早期肌肉繃緊或筋膜發炎需及早治療,有適當伸展及改變姿勢,讓肌肉有適當休息即可,勿嚴重至出現神經痛症,甚至嚴重至24小時都有痛楚才求醫。她稱,曾有15歲少女小提琴已達表演級別,因長期練琴,令頸部側向一邊,致肌肉長期繃緊,出現頸肩疼痛引致上肢麻痹,因症狀出現約一個月已有正確診斷,處方止痛藥及進行伸展運動,其後再每周游水兩次,約4、5個月後已完全康復。她提醒家長關心子女學習進度之餘,亦應要安排合適的伸展及紓緩運動,每日早晚進行10分鐘伸展,已有一定幫助。

【低頭族放鬆肩胛兩式】

第一式:

雙手的手踭屈曲成90度,手踭高度與肩膀呈水平,不要縮起肩膊,雙手合十,慢慢向兩側打開,過程約5秒,然後慢慢返回之前位置(過程約5秒),其間感覺到肩胛位活動。動作以8次為一組,每日做2至3組,完成後肩胛有痠軟感屬正常。可每日進行,若翌日痠軟感過強,亦可暫停一日

第二式:

以肩膊為圓心慢慢向後打圈,不要縮起肩膊,當肩膊向下時活動幅度要較大,以感受肩胛活動時的方向。動作以8次為一組,每日做2至3組
示範:運動治療師廖嘉傑
攝影:袁志中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