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特首難題──團結社會抗西環(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鍾劍華) - 鍾劍華

新特首難題──團結社會抗西環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鍾劍華) - 鍾劍華

梁振英政府五年來最大的施政失誤,不在個別具體的政策,而是對社會造成的嚴重撕裂及對立。
所有政治領導必須爭取最大可能的社會團結。在選舉的過程中,對立的陣營難免相互攻訐,甚至惡言相向。但選舉塵埃落定,敗選者要接受失敗的事實,勝選的除了要展示勝利者的風度外,便要即時修補對立,盡量爭取反對陣營的支持。為了推動社會和解,有為的政治領袖,甚至要忍辱負重。
對於香港政府及特首而言,這一點特別重要。因為特區的政治體制令任何人當上特首都不會有足夠的政治認受性,這是先天的缺陷。在這個制度缺陷未能得到解決前,特區政府無可避免要面對各方面的挑戰及嚴重的管治困難。
政府要繼續執行其政策議程,香港也有很多民生議題需要盡快跟進。因此任何人當上特首,除要思考如何推動香港的政制發展外,還要盡力在當前的局限下盡量增加政府的施政能量。要做到這點,只得一個途徑,就是盡量團結社會,與各個不同派別建立最基本的工作關係。
如果不能爭取市民及其他政治組織的認同,特首不可能有效領導整個社會,執行其職務。五年前梁振英當選那一天發表勝選發言:「從今以後不會有梁營,不會有唐營,只有香港營。」當年梁振英也有這種識見,只不過知易行難,他個人質素有限,政治胸襟狹窄,品格卑劣且好鬥,做不到這一點。
表面上看,林鄭月娥在特首選舉中得票比梁振英多。但單憑這結果就可以讓新的特首擺脫前朝的包袱嗎?林鄭月娥對此應該心裏有數。能不能建立社會對她起碼的信任,能否修補嚴重的社會撕裂,問題關鍵還是在於林太可否盡最大的努力,爭取最大可能的社會團結。這會是她作為特首能否有所作為的關鍵。從過去兩三個月看來,林太似乎也是把身段稍微放軟,口氣上也是較為溫和。

擺脫不了被欽點的印象

可惜的是,這種基本常識的認知卻不一定得到認同。梁振英才具低下,五年來一再引狼入室,後果是令近年慣於在特區政府背後指手劃腳的中聯辦及國內處理香港事務的官員不肯收手。林鄭月娥在中聯辦力撐之下當選特首,現在無論如何解說不會成為中聯辦的傀儡,也難以擺脫來自國內官方機構的強力干預。
從新一屆政府管治班子及行政會議成員名單看,清楚反映林鄭月娥在組織班子的過程中遇上極大困難。除了不少人不願意走入政府這個熱廚房外,這兩張名單也充滿西環欽點的色彩。新一屆的局長絕大部份都是由梁振英政府中過渡而來,有個別人的能力及操守也不斷受到質疑,但官還是繼續做下去。
這樣的團隊,究竟內部會有多團結?他們有能力改善政府與議會及民間的關係嗎?林鄭月娥在選舉過程中放出過的豪言,例如說希望有更多女性高官、又說要引入新面孔、展現管治新風格,如果連西環欽點這個印象都擺脫不了,實在是難以予人信心能夠實現。
把一些明顯是前屆政府的政治包袱帶到新一屆政府內,也完全看不到如何為管治帶來新出路。如果梁振英不競逐連任只是不夠票,而不是要為香港的管治打開新局面,香港人還可以對林鄭月娥所講的「管治新作風」有甚麼期望?新特首又真的可以令社會多一點團結,少一些撕裂嗎?

鍾劍華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