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梁育榮由2002年代表香港打硬地滾球至今已贏得三面殘奧金牌。回想近15年的香港殘疾運動員際遇,他也不禁搖頭,老掉牙的獎金偏少問題仍存在,更甚的是連轉全職運動員仍無門路,如何追趕世界水平?
去年里約殘奧,32歲的梁育榮奪得硬地滾球(BC4組別)個人賽金牌,他是大部份香港殘疾運動員的寫照,日間做文職,放工後到體院訓練,他以奧運金牌得主頭銜,每年獲體院資助7.7萬港元,所以要打工維持生計。
促盡快落實全職訓練
阿榮坦言,撇開香港健全運動員一面金牌有300萬獎金不說,就算與泰國的殘疾球手也比不上:「泰國一面金牌嘅獎金折算有百幾萬港紙,佢哋攞兩面銅牌都比我多,當佢哋知道我嘅金牌只有40萬港元獎金都O晒嘴。」阿榮期望政府盡快落實殘疾運動員全職訓練,現時每周工餘時間約訓練13小時,他說倘有合理約五位數字的全職薪酬,他不介意辭工全身投入訓練。
政府2015年委託顧問研究殘疾運動員全職制度,但至今仍未落實,香港殘奧會總幹事林俊英稱體院及民政事務局正商討殘疾運動員全職試驗計劃,可望在10月落實細節及人選。
■記者徐嘉華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