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6月27日】
香港記者協會於20年前的今日公佈《香港言論自由年報》,認為回歸後新聞工作存隱憂,擔心特區政府用行政或立法措施收窄言論自由。年報發表前一日,時任新聞處處長陳鎮源也承認,傳媒可能有自我審查。「20年來的數據變化顯示,雖然香港的自由程度仍然高企,但情況並不理想」,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說。
港大民研自1997年9月起進行香港新聞傳媒評價調查。鍾庭耀稱,民調目的正為一國兩制能否成功落實制訂指標。調查首年,市民對新聞自由滿意淨值為52.4%,但經歷2003年7.1遊行,鄭經翰、黃毓民及李鵬飛等電台烽煙節目主持人相繼「封咪」等,2004年跌至36%。後來雖回升,但2010年起持續下跌,去年更破新低,滿意淨值僅10.1%。
傳媒自我審查嚴重
鍾庭耀直言,「是梁振英政府直接使然」,包括多次向傳媒及評論人發律師信,其管治下也發生《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遇襲、銅鑼灣書店事件等。
記協委託港大進行的新聞自由指數調查也反映,公眾和新聞工作者均認為傳媒自我審查情況嚴重。鍾強調,傳媒充當「第四權」監察政府,有助落實一國兩制。但近年港府經常「閉門吹風」,嚴重削弱新聞自由,「反映政府思維大陸化,自我磨滅香港的優勢,偏離一國兩制的原意,對不起上一代中國香港人的努力」。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