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三日,鄭月娥以香港候任行政長官身份,答美國記者問,不得不談銅鑼灣書店事件:「這件事的確令一些港人憂慮『一國兩制』難保,但事件至今真相未明,而且兩制之下,我們必須尊重大陸的法治,不應越境去質疑。」鄭月娥其實只應接受黨姓記者訪問,何必作文明狀,見文明國家記者。人家提問不習慣避重就輕。
銅鑼灣書店事件真相,早已昭昭若揭:二○一五年十月,書店負責人呂波、張志平、林榮基相繼在大陸被捕,桂民海也在泰國被擄。書店老闆李波深自戒懼,公言「不敢上大陸」,却於十二月三十日被人誘至柴灣,綁架北去。事發之後,輿論鼎沸,李波於是「假釋」回港,一臉我在說謊神情,告訴港人:「我是以自己方式去了大陸。」香港當局對這一切無疑了如指掌,否則怎會網開四面,對李波「偷渡往大陸」之非法行為,全然不問。
現在,鄭月娥把中共越境抓人,顛倒過來,說是「港人越境質疑大陸的法治」,口舌工夫和中共領袖簡直一般無二,難怪獲中共中央眷顧,也難怪香港大學本月中旬調查發現,港人對新香港政府之信任率,淨值在零以下。
清朝雍正四年,謝濟世官拜御史,職主糾察,上任不滿十天,就上疏彈劾雍正帝倚重的河南巡撫田文鏡,說他營私負國,貪虐不法。雍正帝大怒,懷疑謝濟世受人指使,付有司會審。主審者問:「指使何人?」謝濟世昂然說:「孔、孟。」又問:「何故?」則說:「讀孔、孟書,當忠諫。見姦弗擊,非忠也。」最後,謝濟世被革職,充軍邊塞,雖然直聲震天下,却要到乾隆帝即位,才得復職。孔孟之徒,論政有犯顏極諫者,無指鹿為馬者(《清史稿》卷二九三)。
當然,鄭月娥不會讀孔、孟書,但她據說是天主教徒,應知《聖經‧使徒行傳》第五章故事:大祭司拘繫耶穌十二門徒,警告他們不得弘揚耶穌的真理。門徒昂然回答:「我們聽命於神,而不聽命於人。」大祭司一怒,幾乎把他們處死。是天主教徒也懂得殺身成仁,怎會顛倒黑白,以求萬鍾之祿。
六月二十一日,鄭月娥也曾接受英國廣播公司記者訪問。她雙目閃爍不定,自言:「我誠實率直,做得好事多了,上帝定會在天堂給我留一席位。」這教人想起《金瓶梅》第四回潘金蓮背夫偷歡,與西門慶雲雨才罷,王婆推門進來說:「你兩個做得好事!」鄭月娥只要為中共好事多做、好話多說,中共中央一定也會在人大或政協給她留一席位,待遇一如其前任的董建華、梁振英。
看鄭月娥之論銅鑼灣書店事件,當可明白她為甚麼不知道上那裏買廁紙。《聖經》原來可以一頁頁、一章章,撕下來作廁紙用。
古德明
專欄作家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