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隊醫隨想︰腳掌舟骨應力性骨折

運動隊醫隨想︰
腳掌舟骨應力性骨折

豪仔是一名身高近六呎半的籃球運動員,最近因右腳掌持續疼痛一個多月未見好轉前來求診。他沒有明顯受傷史,只是感覺到腳掌中間偏內側的位置隱隱作痛。初時不以為然,但之後痛楚持續,無法正常訓練及比賽。求診時發現他的壓痛點主要集中在右腳中掌舟骨位置,X光並沒有異常發現,最後從他的病史發展、風險因素、臨床檢查,再加上MRI檢查,證實患上了腳掌舟骨應力性骨折。
在腳中掌當中,舟骨是一小片馬鞍形的骨頭,也是連繫腳前掌和腳後掌的重要基石。做運動期間,身體大部份重量會經過舟骨轉移到腳前掌,經常作出反覆跑跳或突然爆發加速的動作,都對舟骨構成極大壓力,例如短跑、籃球和足球運動員,加上舟骨中部位置的血液供應剛好是一個分水嶺,較難修復一些因為勞損而引致創傷,亦較易出現應力性骨折,癒合也相對複雜。大部份患者因沒有創傷的明顯病歷,所以在初期病發時都不以為然,延誤求醫,令治療更加困難。
現時醫學上治療腳部舟骨的應力性骨折尚未有金標準。不同文獻上,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的康復或長遠效果相若。最常用方法是先採非手術治療,包括打石膏或穿上保護鞋,再加上非負重活動大約6星期,然後逐漸康復。一般而言,由治療、康復到重回運動訓練,大約需5至6個月時間。
除了同時進行物理治療康復之外,亦有研究指出使用體外衝擊波治療、服用維他命D及鈣都有正面幫助。然而,若骨折並不能夠癒合,就要考慮進行手術。有部份醫生認為一開始就應以手術治療,但研究及文獻的結果卻未有證據支持此做法有任何優勢。無論以哪種方式治療,運動員康復後應該要加倍注意,並找出危險因素,例如跑姿或訓練訓劃,以免再次受傷。

撰文:香港賽馬會運動醫學及健康科學中心總監容樹恒教授
隔周二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