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食物環境衞生署人員早前檢控以一元出售紙皮的朱婆婆,被社會狂轟後撤控。政府消息人士指該署內部執法指引,對年邁殘障的無牌小販是先驅趕再口頭警告,屢勸無效才檢控。該署會檢討指引,如將「屢次無效」的定義具體化,盡量界定於一個合理時間內,前線人員檢控前應作出多少次口頭警告。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在公眾地方無牌販賣即屬違法,若擺賣地點屬該署已公佈的黑點,如港鐵站出入口等主要通道,及售賣禁售、受限制出售的食物及熟食,檢控前不會有口頭警告。
界定何為「屢勸無效」
消息人士稱食環署會檢討執法指引,特別是何為「屢勸無效」,管理隊人員作出口頭警告後,需記錄時間、地點及被警告人士外貌特徵等;現時管理人員作出檢控前,一般已於同日較早前作口頭警告。
立法會議員許智峯指歡迎食環署檢討指引,若年邁殘障小販擺賣不阻街、不影響環境衞生及附近商戶利益,不應檢控。
食環署常被批評沒檢控街上「高價收電話」等阻街的年輕力壯人士。消息人士指高價收電話的人非售賣貨品,不屬無牌販賣,但若阻街也會提出檢控。
該署近月於旺角掃蕩易拉架,檢控擺放易拉架的人及易拉架所屬商戶。今年首5個月該署於旺角行人專用區,向載有商業廣告易拉架的受益人提出33宗檢控。該署之後會於觀塘如開源道、港鐵站、裕民中心一帶掃蕩易拉架。
■記者陳沛冰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