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說戀殖 - 陶傑

絕望說戀殖 - 陶傑

特區二十年,雖然中國維持了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沒有將地主資本家槍斃,也沒有如一九五○年一樣「鎮反」,處決「港英餘孽」官員,很令人遺憾地,香港人戀殖,還成為主流。
處理戀殖問題,確實令愛國人士感到懊惱,而且「去殖」也不知從何入手。因為根據「基本法」,香港人「原有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原有生活方式」,即是英國殖民主義所賦予的一切:大由司法用洋人與西洋訓練的高等華人法官維持公正而不是農民鬥爭地主的公審大會、馬會運作之用董事局和電腦相互監督執行而不是接一個皇帝的電話說要內定哪一匹馬贏、官員不准貪污而個個有幾百億家財;小至不准吃狗肉因為以英殖標準這是未開化的野蠻部落習俗、
廢除死刑因為斬首、槍斃或凌遲並非英國人認同的刑律懲罰方式。
凡所有擁護「基本法」的中國人,因此也必然擁護「香港實行不同於中國內地制度」、歡呼支持「香港原有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在簡單的邏輯學上,這些中國人的每一個,不論嘴巴上如何宣示昨效忠於江澤民而今日改而效忠習近平,都是一名戀殖份子。
何況帶頭戀殖的是中方:非官殖出身的董建華和梁振英幹不到任滿,都被中國政府親手驅趕下台。反而只最「殖」的曾蔭權爵士,做到任滿。在梁特不獲續任之後,中國選擇了另一港英女餘孽繼位,而不是「內提質素、外強形象」的愛國民建聯。證明二十年實驗,根本沒有辦法,雖然由彭定康遺棄的港英餘孽階級,已經在拼命努力學做中國人,但很矛盾地,比來比去,越有價「殖」殘餘,質素和形象,還是越高。
香港每一個中國人都是程度不同的「戀殖」動物。當林鄭月娥「官到無求」時,表達對梁振英這個中國男子之厭煩,曾明確表示「會返英國與家人團聚」。「返英國」即「歸英」之意,如在中國陜北山區的白人英語女教師,對依依不捨的中國孩子說:兩年後我要回紐約了,不可以再教你們英語了,雖然我很想都將你們領養回美國,But sorry, I can't,我要回去了。
這是林鄭任內民望一定高於梁特的一個重大理由,且不說「林鄭」和「劍橋」(不是香港那家中國人開的護老院),如同Bruce Lee和Kung Fu一樣,已經成為網絡自然的連接詞組。
這樣一來,戀殖即成絕症,由這類港英餘孽來教香港下一代反殖,只會越反越戀。有何良方,我也不知道,只知中國人的心理殘疾症候太多,戀殖的香港人、以及欲或被殖而不得故轉為口頭反殖的大陸中國人之間的仇恨罵戰,只是其中一種,我恐怕會一直持續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