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交通錯 讀者遭「照騙」

地址交通錯 讀者遭「照騙」

【本報訊】旅遊書銷量創佳績,但中伏情況同樣「出色」。《蘋果》綜合旅遊書4大伏位,錯地址、錯交通、「照騙」、誇張失實樣樣齊。專欄作家陶傑稱旅遊書盛行皆因畸形「劏房經濟」,令年輕人放假都要看攻略善用每一刻,頓失旅行悠閒意義,「越暢銷越覺得香港好悲慘」。
按圖索驥是旅遊書最基本用法,但市民Gary卻曾被誤導,「跟住地圖去,明明佢寫個地方係A區,原來真正地址喺C區,中間都爭咗一段路」,要靠自行Google才發現出錯。
旅遊網Travel Pop負責人Francis亦指,試過按書上資料在台灣坐車,等半天始發現整條路線已取消。以自駕遊為主的梁小姐則屢被書上照片所騙,試過去台灣某個地方,「影相出嚟好靚最吸引,去到原來得一個corner,覺得好嘥時間」。

陶傑認為旅遊書暢銷源於本地畸形的「劏房經濟」。 黃文邦攝

陶傑:暢銷證明港悲慘

經常周遊列國的專欄作家陶傑坦言,旅行應着重心靈感受,不值得花錢買攻略式旅遊書,「好似馬可孛羅,佢冇講過去中國嗰程船幾多錢,亦都無講皇帝嗰餐係幾多金幣,而係講自己旅行所見所聞,咁先至值得流傳後世」。
陶傑認為旅遊書暢銷源於本地畸形的「劏房經濟」,「年輕人一個月搵萬零蚊,劏房交租畀咗6、7千,辛苦儲錢去玩,唔怪得佢哋要睇攻略書」。他指旅行意義在於悠閒,如花一整天在海邊看海鷗感受當地生活,而非追趕景點,「越暢銷越覺得香港好悲慘,係好淒涼。」
■記者佘錦洪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