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內最難忘人幣國際化

任內最難忘人幣國際化

【本報訊】陳家強為官十年,將在七一後卸任,重返科技大學,稱希望嘗試「更好玩」的事,冀在策略層面推動金融科技。業界普遍認同陳肯溝通,但未見有突出政績,籲劉怡翔接任後繼續推動稅務改革等未竟之功。
陳家強上任之初,即要處理雷曼迷債賠償問題,改革強積金制度到今日依然未有令勞資滿意的方案,自言最難忘的是人民幣國際化,見證香港成為人民幣中心「好emotional、好感動」。

滬深港通屬「神來之筆」

市場曾憂慮佔領運動會令中央取消互聯互通,但滬、深港通終在2014、2016年底啟動。陳家強亦承認曾有「以為唔批,又批」的時候,且初時原只推銷期貨通,但中方反建議股票通,並設資金原路往返、總額度等限制,免除走資憂慮獲放行,形容為「神來之筆」。A股入摩後,他估計必會出現某程度寬限,例如在指數重整日,每日額度限制或會放寬。
立法會議員(金融服務界)張華峰形容陳性格溫和,即使有異議亦從不「鬧大交」,亦樂意與業界溝通,但聽取意見後有時「講講吓冇咗下文、工作效果唔太明顯」。接任財庫局局長的劉怡翔較低調,但曾任金管局,料對業界較有認識。
金融服務界從業員組織「思言財雋」發言人陳漢輝表示,冀劉怡翔繼續推動稅務改革。劉出身政務官,卻接任問責局長,任命雖「正路」,但亦顯示問責制已爛尾。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