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夏天最怕經常「大汗叠細汗」,不但全身不舒服,若伴隨汗臭、臭狐更影響社交,令人尷尬萬分。皮膚科專科醫生陳湧指出,身體會透過全身汗腺排汗降溫,汗腺特別活躍的人,出汗亦會較多,尤其汗腺多的位置,例如腋下及手腳等。大汗可引發很多問題,如臭狐、真菌感染致香港腳、股癬、汗斑、濕疹等,不容忽視。一個人是否大汗,很大程度取決於先天是否汗腺多,但有些情況也要留意,如甲狀腺疾病、糖尿病或柏金遜症,甚至發燒,都會令人多汗出,有懷疑應求醫,至於常見由出汗引發的問題有以下3種。
記者:梁麗兒
注射肉毒桿菌減分泌
腋下太多汗,不單止會令淺色衣服留下汗迹,處理不善更隨時臭狐埋身。汗多的人腋下容易滋生細菌,當細菌分解汗水的蛋白質,便會分解出臭味,形成令人難以忍受的臭狐味。別以為多用香水、古龍水就能去除臭狐,分分鐘令味道變得更怪。臨床上醫生會採用含氯化鋁的止汗劑,暫時封閉汗腺出口,可帶來數小時效果,但本身有皮膚敏感,或對氯化鋁敏感的人不宜。注射肉毒桿菌為另一方法,可降低汗腺的活躍情況及分泌,幫助減少出汗,止汗效果約有6個月,皮膚敏感及有神經系統疾病患者不宜。
另外,也可透過微波止汗機,利用微波熱能破壞腋下汗腺,達到消除汗腺的效果,屬非入侵性治療,但只能針對腋下多汗的問題。治療前要進行局部麻醉,治療後腋下或有紅、熱等短暫反應。
有臭狐的人建議要多換衣服,尤其在炎熱、出汗多的日子,避免令身體太焗、太熱。蒜頭、蒜茸會加劇臭狐,建議少食為妙。
滋生真菌患足癬汗斑
香港腳又稱足癬與股癬及汗斑都是與大汗息息相關的真菌感染疾病,因為大汗令皮膚又濕又焗,助長了真菌滋長造成感染,其中以香港腳最常見,患者腳部皮膚會變紅、脫皮、痕癢及腳臭等症狀,尤其腳趾之間的皮膚。汗斑是一種經常被忽略的疾病,患者胸口、背部皮膚因受真菌感染,令表皮的黑色素受抑制變得不活躍,導致皮膚變淺色,像一個個斑印,部份斑印的邊緣會呈紅色,嚴重會有脫皮。汗斑雖然不痕不痛,但會影響外觀,令人不敢穿露背裝或小背心。股癬的真菌感染則是多發生於股內側、臀部等皮膚,臨床上真菌感染主要透過抗癬藥物或藥膏治療。
患濕疹宜勤抹汗潤膚
濕疹發作也與汗水有關,汗的成份可刺激皮膚,令濕疹引致痕癢、變紅等敏感不適。本身有濕疹的人在夏天易多汗的日子,更有機會加劇病情。若平日容易出汗,建議多用毛巾抹汗,或清潔後可適當塗潤膚膏作保護。濕疹患者最好避免使用含「氯化鋁」的止汗劑,以防出現過敏反應,臨床上可以類固醇藥物控制濕疹病情。
防大汗貼士
‧穿着通風、薄身的衣服,避免穿緊身衫褲或leggings
‧揀選質地吸汗如棉質衫或襪子
‧帶備毛巾或濕紙巾抹汗
‧大汗日子勤換衣服
‧運動後要洗澡,徹底抹乾皮膚尤其腳部
‧腳汗多的人要注重足部衞生,穿涼鞋有助保持通爽
資料來源:皮膚科專科醫生陳湧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