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涉毒藥治濕疹 致病童發育遲緩

中醫涉毒藥治濕疹 致病童發育遲緩

【本報訊】筲箕灣註冊中醫彭惠明涉向病人處方含有第1部毒藥皮質類固醇的藥膏,早前衞生署勒令回收藥膏。曾購買藥膏治療子女濕疹的母親指,彭處方時訛稱藥膏自行調配、不含西藥,引述有受害女童因長期使用後確診發育遲緩。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尹兆堅指將向中醫藥管理委員會投訴,要求委員會展開紀律聆訊。

鄧太(中)指幼兒停用類固醇藥膏後,濕疹即惡化。李家皓攝

報警仍不願退診金

各自育有6個月大嬰兒的鄧太和黃太,今年5月向彭求診。鄧太憶述,彭無為其嬰兒把脈,便處方250元一樽的濕疹藥膏,鄧太曾詢問藥膏是否含類固醇,彭當時堅持自行調配,屬祖傳配方,「佢仲話食得」。鄧太遂花近千元購買藥水、藥膏,她指嬰兒使用2、3天後,濕疹即痊癒,速度之快令她震驚,「冇類固醇點會好得咁快?」她遂要求衞生署檢驗藥物,發現藥膏含類固醇。
黃太亦稱,其兒子向彭求診時,對方強調藥膏及藥水不含類固醇,兒子用藥膏後數天,皮膚變得光滑。而發現藥膏含類固醇後,鄧太和黃太已即時停用,惟嬰兒出疹情況更嚴重。兩人指,現時受害者已逾百人,有女童塗藥膏達一年,因長期使用強力類固醇,已被西醫確診發育遲緩。
兩人近日到彭的診所要求退款,發現他仍應診,更不願退診金,只願就藥膏退款,更指今日為退款最後限期,「我哋報埋警都冇用」。鄧太指,彭向求診者訛稱藥膏自己調配,卻向衞生署和傳媒指購自內地,顯示此人無醫德,促衞生署採取更嚴厲的處罰方法,而非只從市面回收藥膏。
尹兆堅指彭的行為違反《香港註冊中醫專業守則》,亦涉行為失當,要求衞生署深入調查,海關亦宜介入,因彭訛稱藥膏用中藥製造,涉違反《商品說明條例》。衞生署回覆指,截至昨午共接獲259宗查詢,其中117人報稱使用上述中醫處方藥膏治療濕疹後,出現懷疑副作用,但未有個案求助涉及發育遲緩。
■記者廖梓霖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