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工背大學生澗水顯「溫情」?(資深傳媒人 潘小濤) - 潘小濤

校工背大學生澗水顯「溫情」?
(資深傳媒人 潘小濤) - 潘小濤

上星期四早上,貴州省六盤水市暴雨,該市的師範學院低窪地積水,網民說當日校方安排清潔嬸嬸用板凳搭起「水中橋」,讓同學過「河」,但板凳數量不足,還有一小段水深及踝的小水氹才到達彼岸,八名穿着水靴的嬸嬸遂背同學過「河」,當中有男有女。照片及短片迅即在網上瘋傳,幾乎清一色責罵被清潔阿嬸背的大學生,指他們冷漠且嬌慣、人殘腦更殘,往後怎樣為人師表。
校方翌日澄清,這是校工們自發的行動,稍後將表彰她們「這樣一個很有正能量的舉動」。官方傳媒也加入消毒行列,不僅有訪問目擊者及阿嬸的詳細報道,還有評論,都肯定這是正能量好人好事。背學生的49歲蔡阿姨說,當時學生互相背,她和另一名女校工主動提出幫忙,「學生都不好意思,要自己脫了鞋子走過去,但我說脫鞋浪費時間,我順便就背你過去了」。她稱自己大概背了十幾分鐘,並不覺得太累。

官方美化模糊焦點

湖南「紅網」評論說:「兩位保潔阿姨(網傳八人)主動參與背學生趟水的隊伍,臉上充滿着開心的笑容,對於她們來說,能夠在這種環境裏短暫地幫孩子一把,而孩子並沒有陌生地拒絕她的善意,這本身就是一種信任的情感。這種感動為何一定要被那種所謂的『道德』綑綁,甚至淹沒?相信,今後的校園,會出現這麼溫馨的一幕:宿舍樓、校園間,手捧書籍的學生偶遇正在清掃的保潔阿姨,會主動微笑點頭示好,其樂融融。」沒有這次事件,難道學生就不懂主動向清潔嬸嬸點頭示好?難道他們就不會尊重和感恩她們?
一件是非黑白分明的「愚事」,本來是公民教育的上佳素材,讓一孩政策下成長起來的「金叵羅」們,可像照鏡子般看到自己的不足,從而學懂自主、獨立和照顧自己,最後卻因官方輿論扭曲美化,甚至想利用阿嬸的善心溫情去模糊焦點,以免炮火對準校方及大學生,荒謬荒唐,莫此為甚!都已經20歲的大學生,好人好姐卻要年約50的嬸嬸背着澗水,天下間還有這樣的醜事嗎?
先不深究這是嬸嬸們主動而為,還是校方命令,作為四肢健全兼有起碼判斷力的大學生,面對像自己母親一樣的年長女士來背你,你死活也不會上她的背吧?即使她硬要背你,你也會跳下去自己趟水,甚至反過來穿上她們的水靴,背着她們澗水過去吧。而且,大學裏要學習的就是如何獨立解決問題,面對這小小水氹,大學生們竟然集體撐着雨傘(兩傘革命嗎?),站在梯級等水退?過河的方法多着呢,幾個男生用木枱桌椅去抬女生,脫下鞋子挽起褲管走過去,更可以直接走過去,但怎樣也不能讓年長的女士背過去!
去年4月香港一場黃雨,長沙灣嚴重水浸,水深及膝,一輛載着10多名英華小學生的保母車在路中死火,消防到場逐一抱着或背着小學生離開車廂涉水行過行人路,網民大讚消防員,英華小學校長林浣心亦讚揚消防員,認為部份學生只是小學一年級,確有必要由消防協助保障學童安全,「啲水可能會浸到腰度,都幾危險」。
這就是大學生和小學生、有必要和沒必要的分別!相對而言,大學生是該去保護阿嬸的強者,小學生則是該受保護的弱者,身份混淆、行為錯亂,自然要被狠批!

潘小濤
資深傳媒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