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字咁淺:挑人手筋腳筋指南 - 麥煒和

醫字咁淺:挑人手筋腳筋指南 - 麥煒和

香港近日掀起武俠劇熱潮,所謂江湖事,江湖了,對付仇家,或清理門戶,古代俠客最常用的方法是將對方手筋腳筋挑斷,廢其武功,等佢從此冇仇報。
挑手筋腳筋,照字面解是用劍之類的利器切斷四肢遠端的肌腱(Tendon,俗稱「筋」,例如牛隻前肢 Extensor digitorum communis的肌腱,呈雙管狀,故名「牛孖筋」)。手筋斷裂便不能揮掌握拳,腳筋斷裂則影響輕功步法,然而,編劇有所不知,是肌腱斷裂並非永久性的。醫學上,如果將受創肢體固定在適當位置,只要假以時日,肌腱大多能自動癒合,之後又是好漢一條。再者,中國醫學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斷手筋腳筋此等跌打外傷,隨便找個草澤郎中也綽綽有餘,故挑斷肌腱,實非廢人武功長遠之法。
除了肌腱,「筋」亦有神經線的意思,所謂肝之合筋也,當筋失所養,便會造成肢體麻木、動作失靈、震顫抽搐,那全是神經線病變的症狀,故此武俠劇挑的手筋腳筋,所指可能是四肢神經線。比起切斷肌腱,破壞神經線顯然是較高明的手法,因為後者受創後更難癒合,不過能否恢復是取決於傷及的位置。
上世紀70年代,Ballantyne追蹤了多位神經線受創患者的病史,發現運動功能具備的康復期約為15個月,換句話說,在受創後15個月裏,肌肉神經仍有復原的能力,假使錯過這大限,殘障便不能逆轉了。套用在武俠劇上,以神經線每月復原一英寸的速度計算,要令對手永不翻身,劍客便必須在前臂及小腿主肌群對上不少於15英寸挑斷手筋腳筋,即大概臂神經叢(Brachial plexus)及坐骨神經(Sciatic nerve)的位置,前者有鎖骨保護,後者在臀部深處,能精確瀟灑地將其一劍挑斷,絕對是高難度動作(免責聲明:挑人手筋腳筋經過專人長期訓練,家庭觀眾切勿模仿,完)。

麥煒和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