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江龍】台南度小月香港新店 照搬原味擔仔麵

【過江龍】台南度小月香港新店 照搬原味擔仔麵

起源於台南、在台灣幾乎無人不知的「度小月」擔仔麵店,繼台北、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及澳門開設分店後,終於輪到香港都有分店,新店將在6月28日(周三)正式開業。香港店面積約2,000平方呎,設店在尖沙嘴LCX,有100個座位,分了兩個不同的區域,一邊仿照台南老牌樓設計,一邊是線條簡潔的新設計,記者比較喜歡舊式設計那邊,不過木板凳可能未必人人坐得慣。

跟度小月其他分店一樣,店舖依舊在大門旁邊一角設置傳統爐灶麵攤,矮爐、矮灶和小竹凳,要不是裝上了玻璃間隔,基本上跟台南總店差不多。度小月的這個麵攤,跟餐廳的起家發迹史關係密切,1895年清光緒年間,第一代創辦人、以捕魚為生的洪氏先祖洪芋頭於台南府城以賣麵來幫補無法捕魚的季節的生計,就是漁民口中的「小月」,他所賣的麵就是現在人所共知的擔仔麵。

香港店依從台灣總店做法,並由台灣來的麵攤師傅坐鎮,師傅先以熱水熱碗,把捲成團的麵條和豆芽菜稍燙一下後便即撈起,然後撒上芫荽,加入由台灣運來的祖傳秘方烹調的肉燥、蒜泥、台灣百年老醋五印醋和剝殼鮮蝦,再澆上以鮮蝦頭熬成的高湯。未吃過擔仔麵的人總說這個麵份量細,但其實擔仔麵以前是台南人的一種小點心而不是主食,所以貴精不貴多。來自台北永康店的麵攤宋韋霆師傅教路,吃擔仔麵可不能三扒兩撥,先用筷子撥撥肉燥,使之均勻分佈,然後聞聞麵的香氣,喝湯,慢慢吃麵,記得留一口湯作結尾。跟足師傅教的方法吃麵,拌上蒜泥的肉燥湯頭味道份外濃郁。

除了擔仔麵和肉燥飯,香港店基本上也有齊台南店大部份菜式,而香港店所用的肉燥、蝦湯粉、貢丸和金萱綠茶也由台灣空運到港,開放式的麵攤架上也看到來自台灣的米酒、百年品牌的五印醋。除了侍應沒有說國語,也可感到陣陣台灣原味。

擔仔麵特色在於精緻小碗,少肥肉的肉燥味道香濃強烈,配鮮蝦頭熬成的高湯,$28。

麵攤由來自台北店、有五年經驗的宋師傅坐鎮,除了煮麵,保持住肉燥不煮焦也是一項重要任務。

祖傳肉燥飯肉燥原料全程以人工製作,採用上等豬後腿肉(少肥肉),加入地道的台灣紅葱頭爆炒,混合油香的飯香美味又邪惡,$28。

黃金蝦卷是地道台南小吃,香脆惹味,點上帶青芥茉的醬汁別有風味。蝦每天從台南新鮮直送,確保鮮味,$88。

香港店限定的三杯雞煲是經典台式小菜,加入一杯醬油、一杯麻油和一杯米酒煮成,開蓋一刻九層塔芳香撲鼻,$98。

安平鮮蚵湯採用新鮮蚵蠣即蠔仔,加入少許薑絲和豆腐以大火現煮,味道清鮮,正好中和濃味肉燥飯的味道,$38。

跟台灣店一樣的設計,門口位必設煮擔仔麵的麵攤。

度小月香港店
尖沙嘴海港城海運大廈3樓LCX 31號舖

記者:謝翠玲
攝影:王國輝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
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