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化影響需求滙豐:分行功能改變

數碼化影響需求
滙豐:分行功能改變

【專訪】
互聯網改變消費者行為,銀行業亦要與時並進,滙豐電子服務平台亞太區主管鄺禮安(Andrew Connell)受訪時指出,在數碼化下,銀行客戶對服務期望轉變,例如以前設定網上轉賬功能或須於分行進行,現時則可以選擇以手機處理,將會改變現時實體分行功能,「我哋要確保分行員工準備迎來變化」。
鄺禮安曾從事多種職業,例如在美國創立兩個Start-up,亦曾經在手機品牌Nokia及華為任職,他認為現時消費者有相當大的話說權,以零售商店Burberry為例,即使線上銷售錄得龐大交易量,亦不能排除有客戶希望赴分店試衫,故此在商店街(high street)商舖仍有存在價值。
套用經營銀行原理,鄺禮安指,現時大量交易在手機或瀏覽器進行,但以香港為例,若涉及買樓或投資理財產品,不少人仍然希望真人面談,銀行仍然會增加人手給予客戶意見,但若能省卻部份工序例如填表等,將會節省客戶及員工時間,增加銀行、社會效益。

鄺禮安指,現時滙豐有兩大任務,首先是重塑社會對銀行業之信任,第二是數碼化,「現時沒有行業不受數碼化影響,以前一般人或會去租碟舖租碟,現時回看或者會覺得有點笨拙(silly),因為Netflix相當方便。」他又舉例,現時實體旅行社開始式微,因為有例如攜程網的誕生,所以銀行亦要轉型,以便利消費者。
鄺禮安指,現時本港數碼產品部有近400名員工,希望為滙豐這間傳統大型銀行實行現代化,並重拾高增長,而過去三年滙豐於數碼化投資總額近17億美元,現時數碼產品團隊分為流動電話、財富產品、保險三個部門。而中國內地亦有近50名員工,不少是從Start-up界聘請。
大型創科論壇RISE在港即將展開,滙豐亦為贊助機構。鄺禮安指,以往滙豐能夠在論壇上物色人才加入,與此同時管理層亦會出席以認識創科界。他認為香港現時創科氛圍慢慢濃厚,而且區內競爭激烈,但香港有華洋共處優勢,不少外國人亦視香港為踏入內地的跳板。
此外,滙豐與創科界亦有不同形式合作,鄺禮安指,例如在英國開放了某些應用程式界面(API)予製地圖軟件,「分行、ATM喺邊,接入API就得。」部份則會以合作(Partnership)形式,例如與微信合作;亦有直接投資Start-up。
他認為,不少人說金融科技或會蠶食銀行業,但他認為更大機會是互相合作,「以Robo-Advisor(智能顧問)為例,多年前非常受風險資本歡迎,但近年情況相反,原因是監管太嚴格,其次是需要大量資本。」故此更適合與銀行業合作。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