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長者理財選擇近年越來越多,明年按揭證券公司推出的公共年金計劃,確認終身年回報率為4%,65歲投入100萬元,男長者每月可獲派5,800元,女長者則為5,300元。專家認為,年金有助提供穩定每月現金流予長者,而年利率回報最少2%、推出第二年的銀色債券,則為短期資金提供增值選擇,兩者可互補不足。
記者:周家誠 陳洛嘉
政府爭取明年中推出終身年金,昨就產品回報下最終定案。按揭證券公司確認,公共年金內部回報率達4%,以65歲男性投保100萬元為例,每月可獲派約5,800元年金至終老。按證目前亦正與保監局研究修改保險業守則的可能性,以解決透過銀行分銷的問題。
按證早前預估公共年金內部回報率介乎3至4厘,經獨立顧問完成驗證和核實工作,已確認可做到最高上限的4%。以65歲投保100萬元為例,男性及女性投保人分別可每月獲約5,800及5,300元。
公共年金供65歲或以上長者投保,最低入場費5萬元,上限為100萬元,首批規模達100億元。按證主席兼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在不失審慎管理風險的原則之下,會考慮增加計劃規模等建議,但目前未有具體目標。
中文大學商學院助理院長李兆波認為,以低風險投資產品來說,公共年金回報算吸引,但長者要留意所繳保費會被鎖起至終老,適合本身有數十萬儲蓄長者,用以改善退休後現金流。此外,由於年金會一直派發至終老,故越長壽回報其實越高,反之「早死無着數」。
洽解決銀行分銷問題
按證爭取明年中推出計劃,但按證總裁李令翔坦言,時間表非常緊迫,由於年金屬人壽產品,故按證首要向保險監管當局申請營運授權,另要落實銷售渠道和分配機制等。雖按證初步認為透過銀行網絡銷售年金產品,不過,根據現行《保險代理管理守則》第21條訂明,保險代理不能代表超過兩間長期業務保險公司,銀行亦須遵守規定。
據本報統計,本港至少6間銀行代表了兩間長期業務保險公司,不能再為其他保險公司分銷產品。滙豐、恒生、渣打等大行各有一個餘額。按證發言人指,已與保險業監管當局展開討論,如研究能否修改保險業相關守則。按證亦會與剩下一個餘額的銀行商討,能否在獨家代理協議下容納銷售年金計劃。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