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資會將於18/19年度要求八大院校教師填寫工作時數表,以評估教師從事教資會資助活動的比例。多名學者昨召開記招抗議制度「擾民」,並憂慮資料會變成評估教師工作表現的依據。有立法會議員斥制度未有諮詢最受影響的大專教師,要求教資會重新諮詢。
王慧麟轟大學淪「工廠」
根據教資會於2015年通過的成本分攤指引(CAG),八大院校教師須於18/19年度起填寫工作時數表。浸大將於新學年先行該制度,身兼浸大校董的教職員工會主席黃偉國表示,此安排未曾公開諮詢,亦未闡明工作性質的分類和往後如何處理有關數據,教師憂慮數據或淪為評估升遷去留的把柄。他亦不滿為何高級行政人員則獲豁免毋須填寫。
另一港大教授王慧麟則指未來或引伸「教資會時數比率須越高越好」的潛規則,令大學淪為以件工制計算績效的工廠。一直跟進事件的立法會議員陳淑莊批評,教資會推行涉及所有院校教師的政策,居然沒有事先諮詢教師,上述填表制度比立會議員計算出席率方式更複雜,單純以填表評核老師亦欠公允,「完全睇唔到點解咁急要推行」。她促請教資會重新審視填表的做法,並早日重啟諮詢。
■記者羅智堅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