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被混淆為「驚慄大師」

常被混淆為「驚慄大師」

【本報訊】與驚慄小說暢銷作家史提芬京(Stephen King)撞名的滙控(005)高級經濟顧問簡世勳,笑說經常會遇到外界將二人混淆的「快樂難題」,「不過史提芬京比我出名……有機會都想認識佢。」無論如何,這位經濟學家兼英政府及國會特別顧問,應不會發生史提芬京因批評美國總統特朗普,被「侵侵」禁看其Twitter的遭遇。
簡世勳先後在2010及2013年推出新書,首作《Losing Control》,以紐約市雷電交加為封面設計,凶險圖像直迫驚慄大師場景,不過今次新作《Grave New World》(死而復生)則回歸正路,沿用藍色主調。
未知是否藉全球化終局警世,簡氏新書無論名稱或設計,都與世界三大反烏托邦名著之一、Aldous Huxley的《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異曲同工;另一「反烏」名作為佐治奧威爾的《1984》。
簡世勳說,其實全球化不是終局,只是二戰後由西方或美國領導的全球化運動止步,英國脫歐及特朗普高舉「美國優先」當選,正是清晰演繹,傾斜西方的跨國組織如世銀、國基會、北約等,已成沉重政治負擔;人棄我取下,真空狀態加速推進「中國為首、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前的亞洲及亞歐拉動全球化模式」,當美日兩國對亞投行及一帶一路冷眼旁觀,英法德便勇進投入。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