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夏至 宜食蓮藕粥消暑沖冷水浴易招寒邪入侵

今日夏至 宜食蓮藕粥消暑
沖冷水浴易招寒邪入侵

【本報訊】今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天氣又熱又濕,要慎防暑邪、濕邪入侵致口乾、易攰及無胃口等症狀。註冊中醫師表示,夏至養生要飲食清淡養脾胃,不妨以冬瓜、蓮藕、薏米及綠豆等入饌,烹煮荷葉蓮藕粥及冬瓜薏米排骨湯,清熱解暑、健脾祛濕。
記者:梁麗兒

夏至是一年中白晝最長而黑夜最短的日子,「至」有「極」之意,指陽氣最盛,但不是一年中最熱。據醫管局中醫動網頁資料,當陽氣至極點氣溫升高,人體出汗增加,消化功能相對較弱,飲食宜清泄暑熱、增進食慾,忌加重脾胃負擔。
中醫師朱荔冰指出,夏至過後,天氣炎熱、潮濕多雨,中醫認為「暑邪多夾濕」,易遭暑邪、濕邪侵襲。暑邪會令人感到很熱及出汗,耗損人體津液,引起容易口乾、舌乾、舌燥及小便量少等症狀。濕邪可影響脾胃運作,造成無胃口、易腹瀉等症狀,「食少少都會消化不良或容易屙」;如因出汗太多形成氣虛,會容易感冒或中暑。

冬瓜薏米清熱健脾

由夏至到另一節氣處暑(8月23日)之間為長夏。在中醫角度,長夏屬五行的土,對應五臟的脾,故這時脾最易受暑邪、濕邪影響;養脾可吃西瓜、冬瓜、蓮藕、薏米、綠豆、番茄、水蜜桃等食物,如煲荷葉蓮藕粥,適合因暑熱引致頭昏惡心、易感腹脹人士服用。
朱醫師指夏天吃粥對脾胃好,又可補充水份,若怕熱不妨稍為放涼才吃;冬瓜可清熱利水、生津除煩,薏米能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連同排骨煲成冬瓜薏米排骨湯;而綠豆水或綠豆沙也可解暑,但手腳冰冷、怕凍人士及女性經期時不宜飲用。
不少人愛沖冷水浴,朱醫師指身體一熱一冷會令毛孔收縮阻礙散熱,更易遭寒邪、寒濕入侵,故溫水浴較好。
減少開冷氣亦可預防風寒入侵,尤其要避免冷氣直吹頭、背等陽氣最重的部位;夏天淋雨後,應徹底抹乾身體,或換走濕透衣服,以防遭濕氣侵襲;大熱天時點凍飲在所難免,她建議最好少冰,或最多飲一杯;定期運動有助氣血循環,但要避免在陽光猛烈時進行,不宜太劇烈,可耍太極、急步行等。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