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的嘴臉比北京掌管港澳事務官員的嘴臉更難看呢?有,就是那些過氣的京官們包括港澳辦、中聯辦的「舊電池」。這些人落任後絕不會改變那副自以為懂得香港一切事務的倨傲,更不會改變在任時的「左口左面」態度,而是更肆意的擺款教訓港人。
那位從九十年代當港澳辦司長、副主任的陳佐洱到現在還不時大放厥詞,指東罵西。昨天他就在傳媒訪問中形容「佔中是香港回歸以來一次最重大的爭奪管治權鬥爭,平息佔中的意義不亞於1997年主權交接」,一派殺氣騰騰的模樣。可佔中是北京以「8.31方案」扼殺真普選逼出來的,是市民爭取《基本法》民主承諾的合理行動,根本不是奪權,陳佐洱根本是含血噴人。
殖民地洗腦論毫無根據
另一個胡說八道的過氣京官是八十年代參加過中英香港前途談判,六四鎮壓後成為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的周南。
年輕一點的讀者對周南未必有多少印象,畢竟他回歸後就退休。可他過去劣績不少,如大力反對香港加快民主化步伐,打擊民運人士、異議分子毫不手軟。九十年代他成為北京駐港最高層官員,剛好碰上末代港督彭定康提出新的政改方案,把功能組別選民大幅增加以擴大立法局的民主成份。周南在大力批評肥彭「三違反」之餘還不顧外交禮儀,拒絕在社交場合跟作為英方在港最高代表的肥彭握手,反映他既無禮又心胸狹窄。
這幾天因為回歸20周年,有傳媒訪問周南,這位早已退出第一線的前高官立時重現他那份剛愎與傲慢,大言不慚的說自己早預料到香港會出現港獨思潮,對近幾年的發展並不意外。他認為關鍵在於香港人受殖民地洗腦超過一世紀,至少有四、五代人受影響,所以會出現動亂分子。周南又指摘反對國民教育的人,認為他們是在繼續強迫青少年接受殖民主義洗腦。
表面上看,周南的說法好像有點道理,香港的確經歷了150年英國管治,九七年前的英國殖民政府沒有特別搞甚麼中國歷史教育。但在港英治下香港跟內地聯繫從來沒斷過,多少中國近代史赫赫有名的人物從孫中山到魯迅都曾穿梭來往香港,留下了史迹與紀錄。可以說,香港及港人從來沒有脫離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自視為英國人的少之又少(英國人也着力劃清界線)。
國共內戰中共建政以後,香港更成了「內戰」的另一個主戰場,國共雙方努力爭取港人的支持,用不同方法把自己的歷史觀點向港人硬銷,令香港有關中國歷史刊物的出版甚多,討論非常激烈。相對於內地與台灣民眾,港人對中國歷史特別是近現代史其實有更全面的理解。周南指香港人被殖民地教育洗腦以至不認識中國歷史不但毫無根據,更是對港人的侮辱。
太了解中共專權不守諾
其實,只要看看香港市民對八九民運的支持:百萬人上街聲援學生,八號風球大雨下高喊反對戒嚴,二十八年來每年都悼念六四鎮壓等都能清楚看到兩地的歷史聯繫。
那為甚麼回歸20年以後港人對中國的感情反而越來越疏遠,不同年代特別是年輕一代反而想跟中國保持更大的距離,甚至冒出分離與獨立思潮呢?關鍵是港人對中國的歷史及現實太了解。對中國政府的專權及由此可能產生的恐怖、迫害太清楚,對北京當權者出爾反爾不守承諾的印象太深刻,大家難免心生抗拒,並對能否保住「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這個緩衝更越來越沒信心。
何況隨着中國政府變得富裕強大,她在政治上越來越專斷,對社會的控制越來越無孔不入,對異議的容忍越來越少。港人向來珍惜發表異議的空間,眼見中國越富強越不尊重人權及自由,萌生離心及要求更有力的中港分隔實在自然不過。
顯而易見,近年香港社會對中國的抗拒不是因為殖民教育令港人不了解國情與歷史,而是因為港人對中國歷史及現況太了解所致。要扭轉這樣的勢頭,北京不能歸咎殖民地經歷,而是要逐步放棄專權,擁抱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對這樣的事黨棍如周南等是不會懂的。
盧峯
周一至周六刊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