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一對 - 馮睎乾

天生一對 - 馮睎乾

我喜歡搜集巧合,遇到巧事就記在筆記本,不解釋,只靜靜等它們揭示自己,短則數日,長則十年,總會水落石出。突然說起這些,是因為近讀葛洛夫(Stanislav Grof)的《當不可能的事發生》(When the Impossible Happens),書中有個故事,對盲從巧合者簡直當頭棒喝。葛洛夫是精神科醫生,六十年代由捷克移居美國,單身,兩位好友想撮合他和一位女子,她叫哈尼弗絲(Joan Halifax),是人類學家。葛洛夫猶豫幾個月,終於打電話給她。他將要到德州出席學術會議,想不到哈尼弗絲也前往同一會議;更意外的是,他們不謀而合訂了同一酒店,葛的房間還恰巧在女的下層。
葛到達酒店時,會議已開始,在幾個場地同時進行,他不清楚哈尼弗絲的芳蹤,也不認得她的容貌,唯有按自己喜好,到其中一處看電影。電影播放時,他看到前排一個女子「頭上有光」。未幾,那女子莫名其妙轉頭望向他,兩個素未謀面的人四目交投,居然都認出對方來——她當然就是他要找的哈尼弗絲了。他們一起吃飯,有說不盡的話題,飯後,侍應奉上幸運曲奇,男的寫「一見傾心」,女的是「美夢成真」。兩人眼見這一連串巧事,天雷勾動地火,很快便談婚論嫁。他們在冰島辦婚禮,天降異象,出現雙彩虹,據說是天父地母結合的象徵,太神了。層出不窮的吉兆,令新人相信是上天注定的姻緣。然而婚禮翌日,葛洛夫一覺醒來,夢幻感煙消雲散,反覺得犯下可怕錯誤。不久,他跟妻子分歧越來越大,果然離婚收場。
以上故事,是說明巧合毫無意義?抑或天意弄人,要他們在夢幻中相識,然後在現實裏分手呢?當然是兩者都講得通的。因此,我只搜集巧合,但不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