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花言巧語賣貨是下流的推銷員,推銷員的工作不是利用客戶銷售貨品。我們不能以利用客戶的角度做推銷員,而是以幫助對方的熱誠對待客戶。推銷員最靠實力,例如好的地產經紀可以為他每一個顧客找到滿意的樓宇,他對別人的喜惡必然特別敏感,對客戶的需求了然於胸,心裏時刻想着客戶的需求,最後便找到客戶喜愛的樓宇。別人靠利用你解決他的問題,你才是最好的推銷員。」我聽他講了兩個多小時他過去做推銷員的故事。怎樣做到成衣推銷Guru級的威水史。最深刻最感動我是他的總結:是,做到最好別人就無法不靠你!看來我與他有緣份,從我們吃飯三個小時親切的對話,沒有人會知道我們才剛認識。
到紐約時二十一歲,之前在香港工廠做營業認識了的百貨公司買手,是我在紐約推銷貨品的人際網絡。我抵埗十天八天,怎樣展開推銷貨品我毫無頭緒,不知所措。我找了年紀最大Sears女裝成衣部買手Joe午膳。他告訴我紐約Manhattan成衣業銷售的歷史和傳奇人物。我問:「誰是最好的salesman?」他說沒有色彩、低調,但最後最被尊崇的是位Guru級的猶太人,可惜他已退休好幾年了,可能不見人了,但你不妨試試。他給我那位退休Guru家裏的電話和地址。我不敢打電話過去,怕自己英文不好講不清楚壞了事情。我拿了地址第二天到他家找他。
不如叫他做Mr. Gu吧。我去到他住在五層樓房二樓的家,按門鈴他穿着boxer內褲出來應門。我說我是從香港來找他,想向他請教在紐約成衣推銷之道。他沒叫我進去,馬上轉身回去穿上褲子外衣,出來帶我到一家街坊意大利菜小店午膳。就這樣我們談了三個小時。這是我的第一課。
以後我每次到紐約都找他,每一個月見面一兩次。後來我們見面多了,他說他們夫婦兩老年紀大,如果我來紐約時住到他們家裏,有個照應也好。我當晚搬進他們家裏。之後每天晚飯後,喝咖啡和白蘭地時,他跟我談我當天工作,遇見的人和事,講他以前的經驗,讓我從中領悟,慢慢談話或默然間,我掉進了他的故事裏,然後潛移默化成為了我自己的故事,默默的時間在我心中起革命。我殷切想搬去跟兩老住,另一原因是很想學習他們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規矩和禮貌,耳濡目染他們的價值觀。這是我必須擁有的生存條件,如果我想混進這社會做推銷員,我不可能是個外星人。
「你一定要是個people's person。天生是喜歡別人的人,見到要見的人你欣然自喜,是做推銷員的先決條件。不喜歡人的人,是當不成好的推銷員。好的推銷員特色是對別人的喜惡好奇,永遠好奇地想; 我可以為他做到甚麼呢?好奇地問;我可以為你做些甚麼嗎?以解決對方問題出發賣貨給對方。例如他不應買這批貨,因為另一家公司買了同樣的貨會先到,你必須坦白告訴他,不能為了多賺些錢而隱瞞。」
「例如你賣貨給J.C.Penny女裝部,你要去看他們在百貨公司裏的攤位,也去看他們對手在別的百貨公司的攤位。盡量跟售貨員多談談了解銷路,看多了談多了,你便知道他們需要買的是哪些貨品,和有哪些貨品是他們買錯了。有了對他們生意深入的認識,知道他們賣得好是哪些貨品,集中火力做這些就好了。有時買手自己仍懵然不知,你已經看得清清楚楚,因為你從外面望進去,有較客觀的清醒。買手因為很少到店裏看,只坐公司做計劃做budget和搞掂公司的政治,糊塗的多。你的工作是明白他們的處境,以解決這些人的問題去推銷貨品給他們,也等於是幫助他們做好工作。你做得到,他們只好靠你。你不是利用對方推銷貨品,而是讓買手依靠你,需要利用你來解決他銷售的問題。慢慢他安心買你的貨品,越買越多,你支配他生意的範圍也越大,你不再是推銷員而是他的partner了。」
Mr. Gu跟我說話的神情令我欣然,心領神會,這種悅人於喜色的本領是做推銷員的多大天賦!跟他說話剎那間我恍如置身世外桃源,他觀微我眉目的意思,講着我心裏話,跟着他說話的旋律我不知不覺說着他同樣的話,I'm totally sold!我問,你這說話的旋律是天生還是鍛煉出來的?他說,不是先有nature才有nurture嗎?當然是天生和努力的成果。但你有這種nature,努力鍛煉便可成為優秀推銷員。好心就行!這就是做推銷員的nature!對,就是用好心去做,做推銷員就對了。不用想得偉大,做對了就好。
看着他談話間的神采,我知道甚麼叫Guru級的推銷員。他就是愛推銷,跟我說話也是在推銷,像武俠小說般生動,教徒般膜拜的虔誠。不,他沒退休,信徒是終生的。他離開行業好幾年,不問世事了,講起推銷仍興奮莫名,這種虔誠熱忱令我驚訝。真正好的推銷員難道是天生的?我呆坐無言。
覺得商業是邪惡的人食古不化,但商業與其他行業如政治等都有其醜惡的一面。他告訴我,買家到季中常發現買了的貨品太多,為了減低損失他必須要取消某些合約。他只會揀沒有私人利益的合約取消,那些有給回佣的合約保住了,沒給回佣的合約儘管在生產中也會被取消,你破產都有份!那時候不僅是買手貪,也不僅是制度差,於我們這些推銷員更是現實的生存問題。既要生存,在某些情況下只好照做。但做到後來發覺,不,這原來是錯誤的。不收回佣的公司朝氣勃勃,成長快又有大好將來。我馬上轉軚,轉移發展跟成衣專門店如Limited Store等新冒起的chain store合作。
到底時代變了,新的時代、制度、經營風格才是將來。不僅是做生意,做甚麼也一樣,站在做對做好的一邊力量就大,最後勝出的都是做對做好的那些人。不用找捷徑,推銷不靠出術,靠的是自己勇於真誠,真誠付出就好,真是沒捷徑的,真已無敵,也不用捷徑。最後推銷的其實是你的靈魂,全情投入的一點真才能發揮你對人的好意,好意才是你最大的貨品。好意是一生一世的信念,最後發覺這條路誰都沒走完,又何來捷徑?
黎智英
壹傳媒創辦人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