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球星也是打份工 - 喬靖夫

Tuesday:球星也是打份工 - 喬靖夫

本季NBA落幕,金州勇士強勢奪冠,已經有人在討論這支超級強隊會否建立新王朝,他們當前一大挑戰將是如何保留核心陣容,主將居里和杜蘭特的薪酬怎樣配合都是焦點。而隊中極重要的第六人、前屆總決賽MVP伊古達拉(圖),據說已經率先達成新約,願意拿遠低於身價的薪酬(據報最低是800萬美元,以現在不斷上漲的NBA薪酬上限來說絕對超值),繼續留在勇士打球,先為維持球隊打下了一根樁。
伊古達拉過去已經在NBA賺到超過一億美元的總薪酬,而且理財有道,這幾年身在加州灣區打球,因地利之便在矽谷有很多創科產業投資,有本錢自願減薪,而留在勇士也方便他繼續照顧生意和維持人脈關係,這些利益可能才更重要。
勇士另一出色後備是本季才底薪加盟的中鋒麥伊,過去被指打球沒智慧而被看低的他,今季吐氣揚眉打出身價,有不少球隊對他感興趣,應可獲得一紙不俗的新合約,但麥伊卻表示想繼續以底薪留隊爭冠。這想法受到卡爾教練和居里反對,他們固然很想留麥伊,但覺得他應該趁29歲仍然黃金之齡簽一份優厚合約,為未來作打算。
有時球星為了強化球隊自願減薪,這種犧牲確值得尊敬;但也因此當一些球星拿合乎身價薪金時,就被部份球迷批評欠缺爭勝心、貪錢、自私等,這其實毫無道理。不要忘記了,球隊薪酬上限這回事本來就是人定的,它是一個好政策,能相對平衡大城市和小市場球隊的實力,但同時亦保障球隊老闆的荷包,不會惡性競爭搶球星。職業球員其實沒有任何義務,因為這制度而犧牲自己應得的薪金。
文:喬靖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