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特首 請勿只做北京的「好女」(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鍾劍華) - 鍾劍華

新特首 請勿只做北京的「好女」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鍾劍華) - 鍾劍華

新一屆政府可以為香港社會帶來甚麼改變?現言之尚早,也沒有必要把新班子看得太扁。既然把不斷撕裂社會的梁振英撤換掉,新一屆政府也有必要思考如何走出過去五年所形成的政治困局,為香港的未來尋求出路。作為市民,在現有體制下雖然感到無奈,仍然應該抱持積極態度,要繼續監察這個政府,同時推動香港走向善治。因此,也應該向新政府提出期望的。
林鄭月娥日前接受訪問,揚言上任後一定會如實向北京反映香港市民的看法,也會耐心向市民解釋北京的政策,絕對不會採取「好女兩頭瞞」的做法。林太有沒有這一種政治擔當和膽識,大家拭目以待。這是作為特首應有的態度和責任。香港過去幾位特首,特別是董建華及梁振英,最終都是搞得灰頭土臉、狼狽下台,最大的問題就是過份偏向以北京中央政權的角度來處理香港的問題,而不能以自己的表現說服香港市民,他們有盡力捍衞香港人致力想保持的社會獨特性及生活方式。
香港在回歸之後,無奈需要面對的是一個滿腦子只有「主權」意識,以為有了主權這一把尚方寶劍便可以為所欲為的封建專制政權。這一種封建殘餘觀念,基本上完全不懂得政府與人民之間的關係也受到「民權」及「民約」的制約,因此,《基本法》條文中的權界觀念不斷受到僭越。
行政長官作為香港社會的領導人,當然有責任把香港人的意見和看法如實向中央政府清楚表達。特別是在中聯辦不斷干預香港內政,也有不少本地親中政治人物不斷繞過香港政府向北京說三道四的時候,行政長官就更加有責任以其體制上的「超然身份」,扮演好這個橋樑的角色。
今天香港社會面對的問題越來越複雜。過去二十年北京對港政策的偏失,已經令制度的可信性及可預測性嚴重下跌。在制度上,香港政府的組成方法已經與市民的期望及《基本法》的承諾越走越遠,失去了應有的「政治認受性」,管治權威不斷受到挑戰。這一個「制度上的先天缺陷」,必須積極處理及調整,否則香港社會只會變得越來越難有效運作,政府的管治也會越來越困難,所謂「一國之利、兩制之便」也只會是徒托空言。

傀儡領導難獲尊重

北京當局既然曾經對香港人作出種種承諾,代表香港人的特區政府便必定要站在香港人的角度和立場去闡述香港人的看法,絕不能在北京那一種權威及權勢面前自我矮化,甚至在涉及香港長遠發展至關重要的社會制度及法制上輕言退縮。
香港的特首,現時只是透過一個小圈子選出,令人擔心只會向小圈子內那些主要的既得利益集團負責,也只會向在北京的主權政府效忠。過去二十年的經驗證明,這一種定位和取向,只會令特區政府無所作為。而應該代表香港人的特首,也只能作為北京在香港的代理人、傀儡,在香港人面前徒具領導之名而無法得到市民尊重。如果特首也樂於擔當這種角色,那香港人真的無話可說,而林鄭月娥在競逐特首寶座過程中誇誇而談的甚麼「管治新風格」,就注定只會成為未來香港歷史中的另一個政治笑柄。
但願林鄭月娥女士能夠抱持更大的政治擔當、決心和抱負,不要只滿足於攀上這個只是制度上的高𥧌位置而心滿意足,也不要只樂於淪為北京當權者的另一個乖孩子。

鍾劍華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