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德國藝術家Liina Klauss在2011年起開展藝術項目,在本港沙灘執拾一萬隻垃圾鞋,將其砌成彩虹圖案,在沙灘和市區展出,現時已收集了數千隻。她指創作旨在提醒香港人環境災難迫在眉睫,又反對政府開發郊野公園,「香港人應該要明白,金錢不能換取自然環境,開發過後,無可能重頭再來」。
Liina Klauss在10年前和家人移居香港,她指香港政府和香港人處理垃圾的過程態度,令她感愕然和憤怒,「人們不斷購買,不斷丟棄,沒有想過垃圾從何而來,將會形成甚麼」。
Liina說,近年空氣質素越來越差,而且風季過後,湧上海灘的垃圾更是多得執拾不完。居於大嶼山的她,經常和鄰居結伴執垃圾,一天她忽發奇想,用海洋垃圾中經常出現的鞋子做藝術創作,以加強公眾對垃圾的關注。
盼港府尊重大自然
Liina決定收集一萬隻鞋,並把其分成不同顏色,定期砌成圓形的彩虹圖案。現時鞋子已有數千隻,由鞋子組成的圓形也越來越大,她在大嶼山塘福泳灘展示其作品,鞋子數量多得兩日也鋪不完。
在儲存足夠一萬隻鞋後,Liina將會把創作放到市區展示,提醒香港人垃圾來自城市。Liina指,她將垃圾排成彩虹圖案,目的為靠強烈的視覺效果,引起震撼,「你會奇怪為甚麼我將嚴肅的議題包裝得吸引眼球,我純粹想引起人們注意」。她希望有人會在她展出作品後,將鞋子帶到其他國家或城市展出。
Liina強調,環境問題迫在眉睫,因為平日丟棄的垃圾,其實也是回到水土之內,帶來嚴重污染。政府打算開發大嶼山、在郊野公園起樓,她感到無奈,希望政府尊重自然,「大嶼山有濕地、有紅樹林,有不同的物種,政府應該看見其價值,而不是着眼於金錢,一旦破壞了便無法回頭」。
Liina又說,為令家人學會保護環境,她已送子女到環境較佳的印尼峇里讀書,自己留港宣揚環保訊息。曾是時裝設計師的她指,目睹內地工廠的工人透過購物換取快樂,「很諷刺,他們被壓榨做鞋,卻用高昂價錢買回那對鞋」。她提醒港人,快樂其實近在咫尺,「多接觸大自然,會發現環境最值得珍惜」。
■記者廖梓霖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