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天大火每隔一段時間,在中國,必有所聞。
不表示馬德里、巴黎、倫敦,尤其美國一些主要城市得以倖免;以上各城一樣有貧民窟,一樣有乞兒。
是次倫敦廉租屋燒通頂,莫將過錯推卸,責任至大,除了政府相關部門……還是政府部門,建築商如無官員首肯,建材選擇得以通過?
大火地點:格倫費爾塔或大廈(Grenfell Tower)聽來猶似豪宅,未確定位置之前,以為位於倫敦東部新建的高層豪宅。是次港媒譯名頗失水準;廉租甚至免租平民大廈,譯作格倫費爾邨,格倫費爾樓,1974年落成的Council House舊式高層徙置區,四十多歲年老力衰,居民成份雜到不能,黑白棕黃另加宗教多元……大陸人眼中戀殖而未曾住過英國,或求過學總算居住過一段時間,然未曾投入過英人原汁原味生活的部份港人大概不清楚,倫敦從來不缺貧窮線下族群並貧民區。
當然喜歡英國,雖然嚮往不及意大利、法國;尤其喜歡西區並南肯盛頓,那些年也愛逛惹火集中地Brixton及未變富貴前Notting Hill北面山腳Portobello Road Market並一直朝北,就是今次沖天大火所在地,瀰漫大麻煙味各式加勒比海、非洲土產店子,屬北肯盛頓的 Ladbroke Grove一圈,從倫敦中心或西1、2區前來,數十年不變巴士依然15號。
與富貴區域南肯盛頓相比,南轅北轍,北肯盛頓180度相反,貧瘠得很,過了原亦加勒比移民喜歡幫襯Portobello Road巿場(今天非常 Trendy)及高速公路橋底週末二手貨巿場,再過少少,便是大火所在地,十棟左右,疏落排列,無色無味,明明好天也灰暗、缺乏生氣高層廉租屋;那些年如此,想不到多年過去只有更差,沒有最差。如果真有分別?人種與宗教更複雜!
扯到這兩列惹火尤物頭上,令今次大火的後遺症更繁複。
那些年一直住在W2及諾定山下,對大火區瞭如指掌,以為倫敦近年樓價大幅上揚與紐約、香港叮噹馬頭,真個紐、倫、港;再爛的地區亦會重光。
並不,火燭,這類國際大新聞的火燭緣來光顧,豈止中國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