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標賣地 麵粉價越升越有

招標賣地 麵粉價越升越有

【本報訊】樓市近十年幾乎只升不跌,最大原因除長期處於低息水平外,另一主要成因是政府在2002至2010年期間停止主動賣地,令住宅供應出現斷層。近年政府採取投標方式賣地,令個別地價大幅高於市場預期成交,高地價政策下間接刺激樓市。

測量師倡公開拍賣

香港回歸後不久即遇金融風暴,樓市急瀉,為助樓市止血,政府在1998年中宣佈停止主動賣地9個月,至1999年才恢復;其後還推出土地儲備表,供發展商勾地,務求土地能順利出售,避免流拍影響樓市。至2003年沙士後,樓市陷入谷底,政府決定全面採用勾地機制,取消主動賣地。由2002年9月至2004年5月共20個月,更未有出售過一幅住宅地皮。
政府2010年中恢復非定期主動賣地,至2013年更廢除勾地制度,並開始改為以招標形式賣地,但近年中標價開始大幅高過市場預期,個別更接近現樓價,招標賣地制度開始為人詬病。
測量師張翹楚認為,不應只採用一種方式去賣地,公開拍賣是有必要去做,招標可以是輔助形式;因為每次招標後,政府都不會公佈第二及第三支標的出價,難免令人懷疑中標者是否出一個大幅偏離的價錢投地。另亦可在價高者得的方法上,採用另一套準則賣地,包括要求發展商設計一個初步發展大綱,以批出地皮予整體發展規劃較優勝的財團。
■記者程俊華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