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抗癌路上難關重重,特別需要得到身邊人支援。慈善組織「全球華人乳癌組織聯盟」上月起推出免費的「粉紅天使化療陪診」服務,由乳癌康復者當義工,以過來人的抗病經歷陪伴乳癌病人到公院做化療,減低過程中的焦慮惶恐及誤解,聯盟冀能招募更多義工參與,讓病人勇抗癌魔不孤單。
記者:梁麗兒
聯盟主席王天鳳是乳癌康復者,2006年確診乳癌,當時感到晴天霹靂,「腦內一片空白」,無法相信自己患病。康復後她決定投入義工服務,幫助乳癌病人度過難關。她指,台灣的病人組織多年前已提供陪診服務,但本港有關服務相對較少,希望透過由康復者當義工,配合培訓,讓病人有更多支援。
「見義工咁精神就有希望」
義工賴關裕穠(Candy)2008年確診乳癌三期,當時完成8次化療及30次電療,康復後也成為了義工,「病人好多時好驚化療,覺得死硬、好多副作用,想放棄、諗嘢負面,如果有康復者陪伴做化療,病人喺脆弱嘅時刻,見到過來人義工咁精神、咁精靈,就會對將來有希望」。病人家屬未必每次化療都能陪伴,義工此時可幫手,藉此分享經歷,幫助病人釋除化療的疑慮及障礙。另一義工徐太5年前確診乳癌,當時極感徬徨,有幸獲義工幫手,故康復後她也加入義工行列。
聯盟顧問兼外科專科醫生熊維嘉指,乳癌病人通常在初期很難接受自己患癌,並對化療有恐懼,「病人擔心治療後會老好多、冇晒頭髮,甚至見唔到人嘅負面想法」,部份人更情緒受困。他指,化療屬有效治療方法,手術後進行化療,可「買個保障」以防復發。現有化療藥的嘔吐副作已比過往減少,止嘔藥效用也有提升,為病人減輕不適。脫髮問題則屬暫時性,完成化療後,頭髮會慢慢生長。熊指,曾有病人確診後拒絕西醫治療,嘗試尋求其他治療近一年無效,令病情惡化,檢查時發現該病人已乳房潰爛,癌細胞有擴散迹象,故提醒病人勿諱疾忌醫。
聯盟會進行配對,將年紀接近、曾有同期病情、居住同一區,或同一間醫院接受治療的義工,編配給相關病人陪診,如陪交費、辦住院手續,陪返家等。現已招攬30多名義工,歡迎康復2年或以上的乳癌康復者參加。聯盟安排醫護、心理學家及社工提供培訓,讓義工學習與病人相處、說話技巧及減壓方法。準備或正在公院進行化療的患者及有意參與義工者,可致電熱線3595 8678查詢。
Candy亦撰寫《乳癌路上》一書,冀分享經歷,勉勵同路人及家屬度過難關。該書會擺放在多個乳癌診所及病人組織地點,免費取閱。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