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ICU醫生救回心跳停50分鐘病人

八方人物:
ICU醫生救回心跳停50分鐘病人

「10個(病人)救番4個,5、6個會死。」專責人工心肺外展服務的瑪麗醫院成人深切治療部(ICU)副顧問醫生冼維正說。他與其團隊常要帶同俗稱「人工心肺」的體外膜氧合(ECMO)儀器,到其他醫院搶救心臟停頓病人,每次出動均涉及生死,理論上易惹投訴,他卻指投訴「真係唔多」。背後原因是他重視與病人家屬的溝通,除會詳細解釋病人的病況,更會預測短期內可能的轉變。
今年獲得醫管局傑出員工獎的冼維正,2000年已開展ECMO的外展服務,到其他醫院為心肺衰竭病人進行治療,更將服務推廣至急症室,帶同ECMO出動搶救心臟停頓病人,曾救回一名心跳停止超過50分鐘的病人。過去兩年共救治37名病人,病人整體存活率達24%,與外國數據約30%相若,更較以往未有ECMO技術時,心臟停頓存活率少於5%大幅增加。ECMO原理是在股靜脈及股動脈進行插管,再接駁儀器代替心肺功能;但ECMO要在急救上使用難度很高,不小心會插穿靜脈。

真人版《On Call 36小時》

39歲的冼維正是香港少有獲取深切治療科及心臟科雙專科資格的醫生。他於2008年獲得ICU專科資格,第二年心臟科人手不足,問他要不要受訓,「恃住有力有機會就要去學」,結果出現《On Call 36小時》真人版,「朝早8點返心臟科,到下晝4點返ICU接夜班,做到第二朝8、9點又返心臟科」,無限輪迴兩年,幸得同事幫忙,最終捱過。但他最終註冊時卻放棄賺錢較多的心臟科,「真係對通波仔冇興趣」,ICU亦符合其速戰速決性格。
近年醫患互信不足,冼坦言可以理解,因家人對情況反應不及,將uncertainty(不確定性)的事變成憤怒,投射在醫護人員身上,但指可以透過溝通解決,「會解釋𠵱個情況發生咗,𠵱家情況轉得好快,已經調動晒全港資源幫病人」。他又指部份投訴源於家人不明白治療的複雜性,所以瑪麗醫院ICU全天候有資深醫生當值,會主動向病人家屬講解病情,代入家屬角度,「如果你屋企人瞓咗喺ICU,你會想知啲乜,最緊要過到自己過到人」。
■記者嚴敏慧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