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機電業界在2015年獲政府投放逾6億元,目標在5年內培訓1,000名新人。工會、電梯業界及勞工處於去年合作推出培訓計劃,至今有60名學員參與。業界表示,現時從事電梯業人士的起薪點可達1.1萬元至1.2萬元,過去5年每年平均加薪不少於5%,希望未來吸納更多年輕人入行。
業界轟引入外勞「唔貼地」
培訓計劃為期12天,有4家電梯維修承辦商參與。學員完成培訓後即可直接獲承辦商聘用,成為學徒。學徒可跟隨註冊工程人員出外實戰,並獲公司資助修讀職業訓練局的課程;如果表現良好,學徒3至4年後可獲得註冊工程人員牌照。
剛成為學徒一年的王石磊,透過勞工處得悉計劃,他指香港將有多項大型基建工程展開,加上屋苑的升降機亦需要定期檢查或更換,故認為行業的市場需求大,並指將來會繼續進修,希望成為註冊工程師。
香港電梯業總工會理事長謝景華表示,晉升至註冊工程師需要逾10年時間,但工程師的月薪可達3萬元以上。現時前線工作人員共有約4,500人,新入行的人數自2012年起不斷增加,去年共有251人,今年頭半年更有180名新人加入。他批評勞工處的補充勞工計劃,自2011年起每年引入10多名外勞的做法「唔貼地」,外勞月薪高達22,900元,而且只需3年的工作經驗,相比入行10年的前線人員工資還要高;謝認為政府應加強本地工人培訓。
工聯會勞工顧問委員會勞方委員鄧家彪表示,政府不增撥資源推動職業訓練,反而以「臨時需要」為由輸入外勞,做法不負責任。鄧又希望政府對業界的資助可以更多元化,例如引入獎學金制度和支援壯年轉業,紓緩業界人手緊張的情況。
■記者陳穎思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