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籽】做十五日雪巴人 蒙眼徒手攀30米高冰瀑

【旅遊籽】做十五日雪巴人 蒙眼徒手攀30米高冰瀑

【旅遊籽:浪迹遊蹤】
最近兩名港人登上世界最高的珠峯,帶領他們登頂、體力非凡的雪巴人嚮導成為熱議對象。九十後港人黃尚強(Eric)身形瘦削,唔講唔知原來去過雪巴人學校受訓十五日,每日十四小時無間特訓生活,除了學獨特蒙眼攀冰技術,天文、地理、生態樣樣皆涉獵。他提醒攀高山要有體能及技術,唔好似BB咁要雪巴人湊,累人累己。

「我登山為睇風景同影相,冇乜偉大理由。」三年前Eric首登5,364米高的珠峯大本營,初次踏足雪山一見鍾情,遠離煩囂,看見最純粹的自己。兩年前他在海拔約5,400米的Cho-La Pass登山,差點因地震引致的雪崩喪命,幸好有雪巴嚮導助他死裏逃生。他沒從此遠離雪山,反而以相機記錄災區情況,呼籲各界捐款給居民重建家園。
意外亦加深他對雪山的敬愛,想提升登雪山技巧,去年一月以紀實攝影師身份,在美國已故登山家Alex Lowe遺孀開設的雪巴人學校Khumbu Climbing Center受訓,成為首位入讀該校的外國人。Eric於都市長大,跟在高山長大的雪巴人比較,體質輸蝕。Eric入學前十二天每天跑5至7公里山路操fit,以適應高海拔環境活動,然後信心滿滿對老師說:「我準備好了!」便搖身一變為「雪巴人」。

Eric在雪巴人學校讀書,領略到做高山嚮導不只是引路,還要令遊客更了解大自然。

課程結束後,Eric(前左一)跟其他雪巴學員拿到「雪中猛虎」畢業證書,如要成為正式嚮導,還要繼續進修。

開學前,喇嘛進行敬拜山神的儀式,祈求順利平安。

學員初期能用冰斧輔助,最後要蒙眼徒手攀冰,需要冷靜,不怕滑落。

朝六晚八 「雪中猛虎」特訓班

這個登山嚮導訓練課程為期十五日,雞精班朝六晚八,沒一刻可妄想「揸流攤」。在天氣寒冷的早上,Eric首要克服跳出溫暖被窩上課。登山嚮導須對地理、動物生態、急救技巧等瞭如指掌。雪山最攞命意外非雪崩莫屬,「38度至45度坡度最易雪崩。大風雪後一天陽光普照,新雪變軟亦容易雪崩。」攀冰是訓練十分重要的一環,一般人攀爬時會用冰斧防止滑落,Eric體驗雪巴人式特訓──蒙眼徒手攀爬30米高的冰瀑,習慣不斷滑落的感覺,膽大的他終於表露驚青一面,「雖然有條繩保護自己,但望着地面都驚驚哋,要花一段時間克服心理壓力。」老師對學員要求嚴格,因為一個微小錯誤足以奪命。訓練後考試及格,學員會獲頒印有老虎的畢業證書,正式成為「雪中猛虎」。技術提升了,反而讓Eric更謙卑,領悟到登山最重要安全落山,能登頂是額外的獎勵。
雪巴是一個散居喜馬拉雅山一帶的民族,定居尼泊爾的有十多萬人,當地登山嚮導及挑夫大多是雪巴人。很多人認為雪巴嚮導薪金微薄,上高山搵命博,Eric聽過他們吐苦水,「好多登山客識穿着在雪地步行防跣的冰爪,就話要爬珠峯,但其實好似BB咁要人照顧。」更離譜的例子是遊客不見手套要嚮導借出,害嚮導生凍瘡。他認為參加有雪巴嚮導隨行的登山旅行團不是問題,但遊客需了解自己體能及技術,減低意外風險。
傳媒近日爭相報道雪巴人苦況,他認為稍稍誇大了。「唔係所有雪巴人都做嚮導登珠峯,佢哋可自行選擇登山高度,有些只於海拔5,000至6,000米的山區帶短途旅程,有些會開旅館。」他亦表示不是所有遊客都對雪巴人態度惡劣,有遊客甚至免費請他們到日本、美國遊埠。Eric本月底出發前往歐洲登雪山,往後想在尼泊爾當高山攝影師。揹着超過25公斤的攝影器材及攀爬裝備登山殊不簡單,仲要找拍攝靚位,挑戰性甚高,愛冒險的他決定奮力一試。

Eric在香港行山時也會揹部份雪山裝備,包括繩索、安全帶、冰爪等作負重訓練。

Eric兩年前攝下尼泊爾地震後的情況,為災民籌款重建家園。

雪巴人學校教授基本繩索技巧,幫助學員攀爬冰瀑。

facebook:Eric's Horizons

記者:梁慧琳
攝影:張志孟(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馮秀珍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