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高峯用電 中電多賺2,000萬

減高峯用電 中電多賺2,000萬

【本報訊】中電首次推出分時段收費的試驗計劃,如果日後全面施行,將會成為中電日後賺取額外回報的殺着。能源諮詢委員會成員、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圖)指,根據兩電與政府簽訂的新一份《管制協議》,若電力公司可減少高峯用電,最多可增加0.025%准許回報,以中電為例,等於額外賺取逾2,000萬元利潤。
城大能源及環境政策研究所總監鍾兆偉指,按每個智能電錶500至1,000元,今次換電錶涉及1,300至2,600萬元費用。若長遠200多萬用戶全面換電錶,涉及投資額更可觀,或令中電資產值大增,准許利潤金額就會相應增加。中電智能電網副總監盧志華則指,機械電錶壽命屆滿才會更換,智能電錶與機械電錶價格差不多。

或緩興建新機組

不過余遠騁指出,如果用戶太集中同一時間用電,電廠為滿足發電「峯值」(最高耗電量一刻)需求,要不斷加大發電機組,電力公司資產值越高,電費加價壓力越大。他認為若可減緩興建新機組,對用戶可能有利。
余遠騁續指,外國經驗顯示分時段收費有效改變用戶用電模式,避免在貴電費時間用電,尤其對中產用戶有效,「大家見到電費平啲,就去番嗰個時間用,洗衫可能洗遲一個鐘再晾衫都唔係太夜啫。」他建議用戶盡量慳電,例如將冷氣與風扇交替使用,冷氣溫度上調1度,可節省6至10%電力。
今次中電為2.6萬戶更換智能電錶,余遠騁指英國亦有安裝智能電錶,可節省2至3%用電量,慳電所得款項支付電錶費用,回本期要7年。美國的研究顯示安裝智能電錶後,平均節省4%至12%用電量。他推算若一個智能電錶500元,港人用戶最快3至4年便可回本。
■記者潘柏林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