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間的感情都是含蓄內斂,不易把「愛」字掛在嘴邊。失明爸爸阿Lam獨力照顧兒子12年,直言「扎鐵都冇咁辛苦」。訪問時二人沒有太多對話,爸爸說得最多的一句是「只想佢好」,兒子小心翼翼手拖爸爸穿梭大街小巷,言行間有一種不能言喻的愛,「因為睇唔到,要靠感覺同溝通,反而知道嘅會多咗」,阿Lam說。
47歲的阿Lam於20年前患上視網膜色素病變,兒子峰仔一出生,他左眼已完全失去視力,右眼只餘三成視力,後來完全失明。12歲的峰仔每日拖爸爸落街,試過迷路和落錯車,阿Lam每次都會破口大罵,峰仔亦會哭。訪問期間,阿LAM亦會不時教仔,他亦用軍訓形容對峰仔的教育。
「扎鐵都冇咁辛苦」
父子二人互相扶持12年,卻說不出任何難忘經歷,癥結在於不懂表達心裏的說話。阿Lam喜歡黑澤明70年代的電影《沒有季節的小墟》,一邊看電影一邊着峰仔講出內容,峰仔坐在爸爸身旁,無論記者問任何問題亦會偷看爸爸,然後答「唔知、冇感覺」,趁爸爸不為意時,卻細聲向記者說「唔好睇,但會答咗好睇先」。
「我冇咩希望,全部希望都喺佢身上,只想佢好,一個人湊佢好辛苦,扎鐵都冇咁辛苦」,阿Lam續說,「我覺得佢冇開心嘅童年,因為佢冇正常屋企,一來爸爸失明,二來單親」;峰仔卻答快樂與不快樂的經歷各半,感受並非阿Lam想像般差。
視障人士大多難以協助子女學習,去年香港傷健共融網絡推出「殘障家長子女支援計劃」,由大學生提供功課輔導,阿Lam與峰仔於去年12月加入,為峰仔補習的柏華指,計劃不只提供功課輔導,更多的是關心殘障家庭親子關係。
■記者梁佩珊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