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不少「梁粉」言行即使備受爭議,仍獲安排多項公職延伸梁特權力,「樓王」林奮強便是最佳例子。2012年政府整頓樓市前,爆出時任行政會議成員林奮強「未卜先知」,在樓價下跌前連沽兩個半山單位;最終離職,卻獲委任三重要公職,繼續挺梁,揚言要發展「醜小鴨」大嶼山,卻被批評「為梁振英施政背書但背得好難睇」,「梁粉就算離開咗政府,仍會喺不同公職繼續有影響力」。
記者 梁佩珊
林奮強當年擁有27個物業及持16間公司的股份,因「買家印花稅」及「加重額外印花稅」兩辣招推出前鬧出「賣樓風波」,估計可多賺300萬元,廉署不作檢控後,他決意於2013年辭去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職務。林於2014年獲「翻叮」委任為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成員,今年更再下一城獲「翻叮」為醫管局成員及機管局成員。
「梁粉特點係政府唔會講嘅嘢,梁粉都會講,例如政府唔會講大嶼山係醜小鴨,但梁粉會扮演粉飾功能而講」,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這樣形容「梁粉」林奮強。
林成為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成員後,由「樓王」變為「發展王」,強調發展大嶼山能令它由「醜小鴨」變成「白天鵝」;港珠澳大橋落成後,東涌不再是香港的「腳趾尾」,而是「橋頭經濟」;大嶼山郊野公園使用量不高,「樹木都唔係太多」;「香港後花園」一說只是「假設性」問題。
「其實可以理解點解會咁講,因為梁振英話香港冇地,所以要移山填海,要大規模開發搞東大嶼,林奮強角色就係要將呢啲未開發嘅藍圖合理化」,陳劍青舉例說,5年前林奮強曾指香港於2017年會出現「土地荒」,但現時可見賣地表上的土地很充裕,「佢當時講嘅『土地荒』係謊言嘅謊,合理化梁振英嘅土地計劃」。
「咪又係梁振英語言偽術翻版,將對立不停複製,將保護環境同房屋不足設成對立面」,立法會議員朱凱廸直指林奮強假惺惺,「扮關心民間疾苦,但你又會發現佢喺推出買家印花稅前賣樓,貪幾百萬」。
朱凱廸形容,發展大嶼山尤如「整大個餅,大家就有得食,但其實大家都係只分得餅碎食,都冇處理分嘅問題,分得大份嘅唔係小市民。」他指林奮強仍擔任公職,在政府諮詢架構頂層的「也文也武」,小市民離不開魔掌也沒有反對的權利。陳劍青質疑林奮強以謊言描黑大嶼山,只為描白梁振英的計劃,「反正又不用負責任,用語言影響市民原本的想法,好多梁粉都係咁」。
梁振英下台了,林奮強仍身兼三大公職,皆是梁振英有意發展的計劃範圍,以公職延續官職的影響力,林鄭的新班子將降臨,卻未知「梁粉」的影響力會否在新位置發揮化學作用。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