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上海合作組織(SCO)宣佈添增新成員,即南亞的印度與巴基斯坦。這是多年來SCO再度擴充,且印巴又是世仇,因此格外受人注目。由於先前印度拒絕參與中國舉辦的一帶一路論壇,部份中國論者認為,這是一帶一路的契機,印度既然加入SCO,遲早將加入中國的「朋友圈」。事實上,印度早於2005年就成為觀察員,最初申請的用意是希望能進一步融入亞洲,而幾乎同時,中國亦被賦予南亞區域合作協會(SAARC)觀察員資格,雙方確有藉區域組織示好之意。
不過,自從習近平接班後,基於地緣政治的戰略,與巴基斯坦越走越近。印度總理穆迪向來有心與北京合作、亦曾嘗試與巴基斯坦和解,不過,在中巴聯手對喀什米爾進逼後,穆迪不可能對一帶一路公開支持。因為沒有任何民選政治人物甘冒喪權辱國之大不韙。就在此時,印度延宕已久的SCO會員資格,終於在俄羅斯與哈薩克的奧援下獲得通過。
然而穆迪真正的目標,決非一帶一路,乃是中亞諸國與俄羅斯的能源,也就是推進所謂的國際南北運輸走廊(INSTC)以連結中亞。透過SCO,印度得以和哈薩克、烏茲別克深化關係,更重要的是,借助SCO的反恐架構,維護這條走廊的安全。
眾所皆知,去年印度在聯合國安理會請求制裁恐怖分子虔誠軍頭目阿茲哈爾,卻受到中國再度阻撓,而這與巴基斯坦脫不了關係。由於中國擁有安理會否決權,印度無法突破障礙。但SCO是一個強調協商的平台,可以想見,印度必然會利用這點,和巴基斯坦─中國折衝談判,以抑制受巴國資助的聖戰士繼續襲擊印度。
有趣的是,根據SCO接收新成員條例,要成為會員國有項條件:「不與一國或數國存在武裝衝突。」而印巴不時在邊界都有衝突,若就此條件來說,似乎不符合。是故,一些人士也認為SCO同時接納印巴,往好處想是為雙方締造止息紛爭的場域,但按照目前的態勢,印巴衝突絕非SCO所能干涉,反倒會拖累SCO的運作。
更有甚者,由於俄羅斯受到西方抵制、國力日衰,很大程度必須仰仗中國,像是能源輸出與貿易。領導權的易位,尚可藉外交辭令掩飾,但中國在中亞地區影響力的大增,不是俄羅斯能輕易接受,而SCO正是雙方角力的舞台之一。這是俄羅斯拉印度加入、牽制中國的策略,同樣的,巴基斯坦也是做為中國反制的角色。未來,SCO必定是競爭大於合作,將形成印俄VS巴中兩集團的暗戰。
徐子軒
獨立研究員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