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睇HKPhil音樂會「乒乓協奏曲」,過癮在於,台上放了一張乒乓球枱,樂團請了兩名年輕專業球手搓波,乒乓球撞擊聲與小提琴音crossover,現場小朋友睇得興起,一齊衝上台執波,HKPhil都可以如此多fun。
這場音樂會令我想起去年暑假,台灣「朱宗慶打擊樂團2」曾經來港演出。朱宗慶樂團2針對年輕人與小朋友,表演形式相當playful,樂曲輕快,一班年輕樂手敲打各類鼓與木琴,日常物品如杯碗碟、玻璃樽、鋁梯都成為樂器,玩得出神入化,活力澎湃(Youtube可以搵到部份片段)。
朱宗慶31年前創辦打擊樂團,莫說31年前,就算現在,一般家長讓子女學樂器,多數是鋼琴、小提琴,近年可能包埋豎琴、夏威夷小吉他,一開始就讓子女學敲擊樂應屬少數。
可以估計,朱宗慶31年前創辦打擊樂團,由教育觀眾、招攬團員、吸引小朋友學習,統統都是考驗,但一路走來,朱宗慶打擊樂團現於國際上已具知名度,在大約30個國家,有超過2,700場演出。
朱宗慶接受台灣傳媒訪問時經常將「玩真的」掛在口邊,他認為「敲敲打打是人的本能」,身邊任何東西都可以變成敲擊樂器。他對團員要求嚴格,注重守時,正如音樂差一秒就不一樣。
對於培養孩子學音樂,他認為「孩子學東西要慢慢累積,讓他們有感覺、喜歡、體會,就會有好的耳朵」這一點,值得現今家長好好細味。
P.S.南韓Nanta劇場同樣以又潮又型的方式演繹敲擊樂,去南韓旅遊可以預時間去睇。
高淑嫻
https://www.facebook.com/koc9nine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