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談「四字斷終生」,朋友們按圖索驥,查出自身四字後,發覺語焉不詳,都紛紛找我解謎。孔子也罕言命,我豈敢妄自臆度?這就像坊間心理測驗,玩玩好了。友人R問我會不會看相,她自己有點心得。我沒學相術,憑骨相判斷窮達壽夭,我做不到,但憑直覺看性情品格,則自小有這種能力,倒有八九成準。有段日子在餐廳工作,不必交談,瞄一下客人相貌,已知是否「西客」,若是,則向廚師打個眼色。我們是開放廚房,廚師也擅長觀人於微,抬頭一張,也就意會我指的是誰。年青侍應同事就是不懂,我有次低聲告訴他,某檯男人的格不好,他不信,那客人看來一切正常,沒諸多要求,我也不解釋。直到埋單,仍看不出那客有何問題,侍應直望着我奸笑。然後我們看着那男人大力推開趟門,沒順手推回,便頭也不回揚長而去。這就是一個人的格,半小時已足夠現形。
R相法跟我不同,她不靠直覺,而是按五官面形判斷性格,也頗準確,還可看到一個人有沒有「福氣」。比如我,她勸我要改善眼睛,不是眼力問題,而是我有雙「反社會的眼」:眼神充滿戒備,不輕信人,也不讓人了解,若能改善此點,必有利事業運勢,會更有「福」。我很明白,其實即使不從相術角度,單從「成功」的社交因素考慮,也完全可得出相同結論。但什麼是福呢?楊絳說錢鍾書「癡人有癡福」,不過指他有源源不絕的書可看而已,並非指富貴功名、兒孫滿堂。可見福氣的定義,其實因人而異,在我福氣就是:有運氣的時候,可盡情享受;沒運氣的時候,能平靜忍受。我還認為,福氣是凡事留有餘地,不為得不到的「更好」而失去已得到的「好」。至於沒有福的意思,就是當你用兩成力已拿到八十分時,卻用上十成力去取八十一分。能夠在付出和收穫間取得理想平衡,就是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