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生物母公司自製同股不同權江澤民孫等投資者為大股東上市即押股

藥明生物母公司自製同股不同權
江澤民孫等投資者為大股東
上市即押股

【本報訊】正當港交所(388)為引入不同投票權架構(WVR)諮詢作準備,已有新股透過母公司「自製」同股不同權。本報發現,明日上市的藥明生物(2269)在控股公司層面實行AB股架構,擁較多投票權的創辦人雖顯示為藥明的控股股東,但實際上是江澤民長孫江志成掌控的博裕資本等一眾財務投資者,經濟實益上才是持股最多。
記者:陳雪蕾

藥明生物的情況猶如TVB(511)翻版,市場人士形容為罕見。同時,母公司在藥明上市後,將最多全數抵押其逾七成的股權。
雖以母公司進行WVR,可達致創辦人持少數權益、但仍掌控公司的局面,但市場人士指,母公司如何設計其股權架構,不受本港上市條例規管,只要其向公眾發售的上市公司股票,是維持一股一票,則上市公司股東利益不會受損。

江澤民(小圖)長孫江志成等財務投資者,經濟實益上持有藥明母公司最多。 互聯網

主席投票權最多 達57%

藥明生物從事生物製藥研發,前身隸屬藥明康德,如今分拆來港上市。藥明康德於2015年12月在美國退市,經重組後成立的Biologics Holdings(BH)持有藥明生物75.43%股權,是公司控股股東。BH實行AB股架構(詳見圖),藥明生物主席兼創辦人李革持有20.83%股權,但由於持有的是「1股有5票」的A股,故其投票權有56.82%,在本港證券及期貨條例下被視為是BH的持有者。
惟實際上,WuXi PharmaTech(WX)在經濟實益上才是BH的大股東,持股79.17%,但因持有的是「1股僅得1票」的B股,故其投票權只有43.18%。
WX的大股東,為包括江志成掌控的博裕資本、新加坡主權基金淡馬錫、平安集團、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旗下的雲鋒基金,聯想旗下君聯資本等共9名財務投資者。藥明招股書指,這班財務投資者「互為獨立」,但事實上他們曾聯手「搵食」(詳見另文)。
接近藥明消息人士指,BH的AB股架構源於母公司在美國私有化的歷史原因,當時未決定要來港上市,純粹是「投資者要錢,創辦人要權,大家各取所需啫!」

有投行人士指,現行上市條例只是要求上市公司實行同股同權,「上面(控股公司)搞到天花龍鳳,證監都唔會理。」他又指,以「特定目的工具」(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s)把投資者權益一同「鎖死」,做法普遍:「正面去睇,投資者要有秩序地經過控股公司減持,大家共同進退」;而由於BH實行WVR,投資者要減持或增持股份,理論上都要得到創辦人同意。
科技公司堅持以WVR形式上市,主要是希望在持股量少下、擁絕對性控制權,以及避免遭惡意收購。但業內人士指,藥明母企的架構仍未能達到所有目的,「只要上市公司行同股同權,創辦人持股量又唔過半,始終避免唔到俾人吞併嘅風險。」

「上市押股 吹佢唔脹」

另外,藥明康德2015年私有化時,李革及財務投資者等人,曾向平安銀行及上海浦發銀行簽訂融資協議,共借款11億美元(約85.8億港元),有關貸款仍未償還。大股東BH已表明,在藥明生物上市後,將盡押其手上最多75.43%股份予浦發銀行。
公共專業聯盟財經政策發言人甄文星表示,大股東抵押股份屬私人財務安排,只要首6個月禁售期不賣股,1年內仍維持控股股東地位,「佢一年內守得住個價唔俾人斬倉,唔觸發違約令控股權改變,佢上市押股,你吹佢唔脹。」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