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專題】
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3年倡議一帶一路,大型央企早作先頭部隊。渣打早前到南亞多個城市舉行一帶一路路演,本報隨行走訪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沿海大型基建項目無不「紅旗飄揚」,雖然中資入主為深陷債務危機的斯里蘭卡撐起經濟,但隨着當地新政府上場、國民反對聲音升溫,一帶一路項目亦開始見路障,招商局與當地政府籌建的碼頭公司擬最快2018年在當地上市,融資之餘冀提升當地國民參與度。
記者:陳洛嘉
斯里蘭卡為南亞主要物流樞紐,擁深水港口,是連接歐亞貿易航線的必經之路。兩大央企招商局及中交建(1800)先後進駐,招商局港口(144)早於2011年與斯里蘭卡政府合資成立科倫坡國際集裝箱碼頭公司(CICT),取得35年建設及營運貨櫃碼頭合約,總投資額逾5億美元,約滿後交還當地政府。
CICT碼頭雖只開港3年多,但今年吞吐量已料可達到原本設計的240萬個標準箱,預計2018年底提升至逾300萬個標準箱。內戰結束不過10年的斯里蘭卡外債高企,佔當地GDP逾70%,CICT無疑是一帶一路下引入中資支撐當地經濟的成功例子,惟當地亦開始有指摘外資剝削國民利益的反對聲音。
國民成股東 分享盈利
除了由母企出資,CICT分別於當地銀行、渣打等外資銀行取得擔保貸款營運,但公司正研究上市可能性,除為擴闊融資管道外,另外是要將招商局股份攤薄,「公司已約見數間投行諮詢,一旦落實最快可於半年內完成」。CICT副總經理Don Eranjika Jayawardene指,目前招商局及當地政府分別佔CICT股份85%和15%,上市集資規模暫未深入討論,但相信介乎逾百萬美元,「將是當地最大型上市項目」。
CICT業務發展總監Tissa Wickramasinghe坦言,外資入主不能忽略社會責任,欲上市另一大要因,是希望國民能成為股東之一,分享公司盈利。Tissa認為,隨着一帶一路推進,將成為刺激港口業務的催化劑,斯里蘭卡要與鄰國如杜拜、新加坡等港口競爭,亦要引入新技術。
中資到一帶一路地區發展,除面對地緣政治問題,亦難避免滙兌及融資風險。目前斯里蘭卡科倫坡尚未有中資銀行進駐,渣打則有8間分行,並有中國團隊為中資處理外滙對沖需要。
渣打參與逾40項融資
渣打中國金融市場部總經理楊京指,目前集團網點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共45個國家,去年參與相關的融資項目逾40個,單計斯里蘭卡亦有8個項目在洽談當中,包括港口及公路等基建項目。渣打去年因中國政策開放,包括一帶一路機遇,產生的總收益達10億美元。
楊續指,中資在新興市場最主要需求是融資,幣種主要為人民幣或美元,然而營運所產生的現金流為當地貨幣,加上並非所有新興貨幣都能自由兌換,故需面對很大滙率風險。渣打的網點相對廣泛,以斯里蘭卡為例,即使離岸人民幣於當地尚未普及,渣打亦可透過香港的離岸人民幣中心,為當地企業提供盧比兌人民幣的遠期外滙交易,管理滙率風險。
目前渣打在當地員工數目約650名,亦有「同聲同氣」的中國團隊為中資企業服務。渣打斯里蘭卡行政總裁Jim McCabe就指,雖然暫時人民幣支付於當地未盛行,熊貓債等產品亦未出台,但相信未來10年有很大發展空間。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