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想去認識第三名的人,我的目標是金牌。」21歲的廖憲宗(米奇)上月代表香港到白俄羅斯出戰IFMA泰拳世界賽,更於男子57公斤組勇奪銅牌,揚威海外;提起戰績,這位臉上傷疤累累的拳手卻搖搖頭,眼中閃爍着對勝利的渴求。
米奇在台上如猛虎出柙,走下擂台變得寡言靦腆,對答都是一句起兩句止,臉上兩條受傷縫針的疤痕使他隱若透現出一道殺氣。他透露接觸武術緣於李小龍:「爸爸習蔡李佛,又愛李小龍,我小時候便把李小龍當作偶像。」為何不習截拳道或跟隨爸爸練中國功夫?米奇笑言:「還是泰拳有型。」因屬鼠,故有外號「米奇」的他,在小腿紋上米奇老鼠打拳的圖案(小圖)。
兼職跟車晚上練習
16歲時,米奇經親戚介紹去學泰拳,初碰拳套便志向高遠,立志未來要當拳王:「那年碰巧上映一齣名為《拳王》的電視劇,我對此印象很深刻。」習拳一年參賽較技,2013年奪得香港泰拳冠軍爭奪戰(下稱泰拳冠軍戰)少年組冠軍,前途似是一片光明;但自言不怕傷痛、不怕吃苦的他卻碰上另一難關──輸。
2014年米奇再戰泰拳冠軍戰,初賽不敵對手,左腿更被踢至筋肌全傷,大腿腫得連褲也穿不上。一場敗局把米奇推向自我質疑的黑洞:「那時我想到要放棄,覺得自己未到家。」此時他遇上師傅葉偉文,在他鼓勵下忘卻失利,重拾拳套繼續練拳。過去數載他兼職跟車,晚上到拳館練習;又遠赴泰國集訓,生活單調,每天除了泰拳,就是泰拳。
無懼痛楚不斷向前
天道酬勤,米奇去年獲泰拳冠軍戰男子54公斤級別冠軍,一圓拳王夢。上月他獲香港泰拳理事會挑選,到白俄羅斯出征世界賽,連挫印度和愛沙尼亞拳手後,於四強被秘魯對手淘汰得季軍,惟他自言已經不會如以前般不甘心:「世界很大,做好自己便可以。雖然我不滿意賽果,但我已經搏盡,對手入到決賽時連站也站不穩。」
電影《洛奇》中有句金句: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在於出拳有多重,而是你能承受多沉重的打擊,並能繼續勇往直前。摸摸臉上傷痕,米奇淡然說道:「打拳就是如此,我冇所謂。」教練張永亨欣賞他不怕苦,對痛楚已麻痺;米奇則望學效偶像、80年代的泰拳王Samson Issan,拳風硬朗、擂台上如餓虎撲羊:「我想比賽時做到不退後,不斷向前。」
記者:洪量丰 攝影:黎樹雄 場地提供:永輝拳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