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6月11日】
香港曾經是「第一收容港」,回歸前後,25年間接收逾20萬名越南難民。甘浩望神父曾經探望部份被安置在屯門工廠大廈的越南難民,但不准進入,難民便從窗口「拋紙仔」傳達訊息,「講佢哋嘅際遇,唔出得街,成日被鎖住喺工廈,同埋佢哋點解要去其他國家」。
越戰結束後,大批越南人逃亡。香港自1975年起接收越南難民,4年後英政府簽署國際公約,將香港列為「第一收容港」,難民人數急增。港府於1987年實施甄別政策,政治難民獲安排到第三國家,其他則遣返,並以越南話發出廣播,「北漏洞拉,木精塞改……」,意指從現在起港府已實施甄別政策。
逾1,300人獲批定居
90年代港府開始遣返不合資格的越南難民,多次爆發衝突。1992年石崗船民中心爆發騷亂,多人死傷;1995年5月,沙田白石羈留中心難民與警方爆發大規模衝突,警方共施放3,250枚催淚彈,為數歷年最多;1996年今日,西貢萬宜羈留中心發生200名難民企圖逃亡騷亂,警方施放15枚催淚彈平息。
港府於1998年取消「第一收容港」政策,直至2000年7月關閉最後一個望后石越南難民中心。目前有逾1,300名越南難民獲批定居香港,但部份人淪為露宿者,甘神父仍經常探望,跟30年前一樣,「政府好似忘記咗,香港人都係難民逃難嚟香港。無論之後嘅內地人居港權定𠵱家嘅非洲難民,最叻就係趕佢哋走」。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
【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